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伊春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流动的“武装宣传”是指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C.《红星照耀中国》中“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这是彭德怀。

    D.《红星照耀中国》题目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西北,而且必将照耀着全中国。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锁屑    金刚钻    因地制宜    坦荡如砥

    B.牛犊    泌园春    重峦叠嶂    和颜悦色

    C.嶙峋    候车室    俯仰生恣    恹恹欲睡

    D.感慨    浏览器    交头接耳    张目结舌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归(xǐnɡ)             掇(cuān)             莺飞(chánɡ)

    B.暗(huì)               绊(jī)                 惊心动(pò)

    C.幽(qiǎo)             皱(zhě)               天衣无(fènɡ)

    D.燥(kū)                 烤(hōnɡ)             销声迹(nì)

  • 4、选出以下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大会召开期间,城市道路两侧大庭广众地挂满了五星红旗。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众多驾驶员对史上最严新交规不适应,面对黄灯常常不能自已,刹不住车。

    D日本右翼分子在历史问题上气焰嚣张,锐不可当,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谴责。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相关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思是云梦泽水气蒸腾,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意思是想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愧对太平盛世。

    C.“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意思是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小船沉在岸边之前也曾扬帆竞发,绿树在病死之前也曾盎然迎春。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赠诗,都表达了希望对方举荐自己当官出仕的愿望。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景有声有色,衬托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C.“到乡翻似烂柯人”诗人借用典故表达对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恍如隔世的感慨。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表达了刘禹锡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表现出他坚忍不拔的意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文名句填空。

    ⑴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⑵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__________,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⑸崔颢的《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⑹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⑺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目录及内容,回答问题。

    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敢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事。

    (1)上面选文中“他”的名字是什么?阅读完这本书后,你对他留下的最主要的印象是什么?

    (2)根据下图目录回答,如果想阅读关于“红军大学”的内容,大概应该从哪一页开始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张抗抗《窗前的树》,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家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②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发出米粒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身子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③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轻松。

    ④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⑤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⑥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一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的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来。

    ⑦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叉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叉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飞到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⑧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2自选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3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说说你最敬佩的树以及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的回信中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斗”“贡献”等关键词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