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一般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B.《藤野先生》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藤野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C.《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实际上是用来反衬他的眼睛,为下文写他的眼睛张本。
D.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他是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班级进行“最美节日”评选,小敏说:“我觉得‘七夕’最美,它既有‘牛郎织女’的动人传说,又有设案乞巧的习俗,这个节日奇幻而意蕴深长。”
C.小明的妹妹是属牛的,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也就是她的本命年。
D.《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小说《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呐喊》,文章讲述了“我”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城》等。
D.《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4、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i) 踌躇(chóu) 簌簌(shù) 惟妙惟肖(xiāo)
B.滞留(zhì) 踱步(duó) 倔强(juè) 不折不挠(ráo)
C.荧光(yíng) 辍学(chuò) 猝死(cù ) 坦荡如砥(dǐ)
D.吹嘘(xū) 秀颀(xīn) 密匝匝(zā) 潜滋暗长(qiǎn)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秦风》,“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这首诗就是一首秦地的民歌。
B.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两句皆以秋景起兴,描绘出一幅芦苇连天、露重霜浓的清秋凄美图景。
C.“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隔河企望,追寻“伊人”;怎奈道阻且长,追寻无果,只余伊人独立秋霜,情深意长。
D.《蒹葭》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步步深化,抒发主人公的企慕之情和追寻而不得的惆怅。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祯《赠从弟(其二)》)
(4)_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5)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出雄浑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7、八年级某班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活动,请完成相应问题。
(辨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指的是 (填人名)。
(忆历史)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 。
(评说人物)小明打算以电影《哪吒》中的台词“我命由己不由天”为主题,写一段人物评说,请你帮他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并结合其相关故事写一段文字,不超过80字。
备选人物:毛泽东 徐海东 彭德怀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①夏花飞扬,唯爱永恒,萱草是中国的母亲花。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诗歌写的是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孩子归来,用萱草传达孝亲乡愁。萱草为原产我国的本土植物,适应性强,每年少花的春夏之交盛开在田野上,年复一年。
②萱草从名字可知其为草本,为萱草属多年生植物,花似百合,过去萱草属归入百合科,现在的APG分类系统中,萱草属隶属于阿福花科。广义的萱草指的是萱草属植物,包括原生种及众多的园艺品种等。中国是萱草的故乡,是全球萱草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其15个原生种中有11个分布于中国,包括萱草、黄花菜、小黄花菜等。狭义的萱草即萱草,叶子形态似国兰,细长;花被片为6枚,分为西轮,内轮的3枚是真正的花瓣,外轮的3枚是萼片。萱草朝开幕谢,一朵花只能开一天,因而又称一日百合Day lily(百合的花每朵能开好几天)。萱草高高的花葶上,花儿接二连三的开,花期集中在5—7月,花落后在圆锥花序上留下痕迹,就像笔筒树、春羽等植物掉叶后留下叶痕一样。
③萱草存在于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忘忧草及母亲花等人文意象,承载着中华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
④古人相信萱草可以忘忧。在《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为萱草,“谖”有忘记之意;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唐代白居易《酬梦得比萱草见赠》曰:“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杜康是指酒,大概意思就是萱草和酒一样能让人忘掉忧愁。因此,萱草又叫忘忧草。
⑤萱草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成语“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康,家庭欣欣向荣,“椿”代表父亲,为中国父亲树,一般指楝科的椿一类高大乔木,其中的香椿是早春的时令美味,香椿煎鸡蛋就是它了;“萱”代表母亲,种在房前屋后的草本,古人以“萱堂”指代母亲居住的地方。
⑥关于母亲的诗歌最广为流传的大约是唐代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母亲的爱意犹未尽。
⑦萱草的栽培历史起源于汉朝,而在唐朝后民间普遍种植。人们对萱草的栽培早有研究。《本草纲目》云:“肥土所生,则花厚色深,有斑文,起重台,开有数月;瘠土所生,则花薄而色淡,开亦不久。”明代李时珍注意到,在不同土质上栽培的萱草,花的质地,色泽的深浅和花期的长短是有变化的,这一观点也被现代植物学家所证实。
(有删改)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析选文第⑤段加点的词语“一般”不能删除的原因。
9、阅读下面文段,结合阅读感受,写一篇作文。
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它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是不完整的,它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鲜花。它和虫子们聊天,充分地感受阳光的温暖。它找到了许多不同的碎片,但它们都不是原来的那片,于是它坚持着找寻。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时节,忽略了虫子。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回的碎片。
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