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银川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眼前是一片青翠的竹林,耳(pàn)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漫步在清幽的梅岭小道,总有一种心旷神(yí)的感觉。

    B.深(ān)人情事故的人不喜欢评论别人的家事,他们常常保持(xián)默。

    C.极度“(kàng)奋”的新冠病毒年后突然消声匿迹,冷寂了很久的超市也恢复了往日的喧(ráng)。

    D.行业组织挣脱了老旧体制的(jī)绊,由(qiāo)然兴起到发展壮大,在我国已呈星火缭原之势而不可阻却。

  • 2、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内容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①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十二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重要形象资料

    A.“图释”是名词,“通过”是动词,“生动”是形容词。

    B.“写实性很强”是补充短语,“基本一致”是偏正短语。

    C.画线句①是单句,“内容”作主语,“取代”作谓语。

    D.画线句②是病句,应该在“留下”后面加上“的”字。

  • 3、下列选项中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xìng  (yǎ (hāo)   道阻且(jī

    B.慰(jiè   息(zhì  骨(hái)   一息(ān)

    C.阔(chuò  水(chān) (yīng)  吹毛求(chī

    D.镜(kuī 回(yū 罚(chěng) 淑女yǎo

     

  • 4、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狼藉 zhǐ   胸有陈竹   断壁残yuán

    B诘难 sè 粗制烂造   一是zhōnɡ

    C干涸 móu   心无旁骛   尽职守kè

    D蓬蒿 jié   吹毛求疵   众目睽kuí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是诗的时代”,这首五言律诗以叙事开端,交代了地点和事由,诗人将乘舟离开楚地去往蜀国,表达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之情。

    B.颔联以雄健的笔力,化静为动,写出了景物的变化,看似无理,却正是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也符合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特征。

    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富有画面感:朗月映照下江水澄净明澈,黄昏天边云朵高高堆垒,犹如海市蜃楼,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诗人用多情的笔调,写出了家乡水的情深意重,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2】诗题“渡荆门送别”中的“送别”,历来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多余,主张删去;有人认为有新意,主张保留。说说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词整理。

    诗名与作者

    默写名句

    赏析名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_______

    《赠从弟(其二)》刘桢

    (2)_________________

    诗句以风声之“盛”衬托了松枝之“劲”,表达了对松柏刚劲品格的赞美之情。

    《春望》

    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_____

    《雁门太守行》李贺

    (4)______________

    点出主旨,运用黄金台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浴血奋战报效朝廷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浣溪沙》晏殊

    (5)______________

    将繁华易尽的无奈与旧识重来的欣喜等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融于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的景物中。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节选,完成文后问题。

    【文段一】

    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

    (1)以上文段用生动传神的精彩笔墨,为我们描绘了_______时期_________什么人)的群体风貌。

    【文段二】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2)结合文段,谈谈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在心头

    赵汀生

    (1)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姓曹,四五十岁的样子,戴着副玳瑁眼镜,镜片形似鸡蛋,厚如陶瓷碗底,像有圈圈螺纹。语文课若有偷看小人书做小动作的,不论在哪个角落,他总是先扶扶眼镜,注视片刻,轻咳几下,然后用教鞭敲着讲台,说:“这怎么行呢?”当时同学们大多有些怵他,背地里叫他”眼镜”。

    (2)我们班的自习课原本和其他班一样,没有老师,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很是自在。后来”眼镜”将大半自习课用于自习语文,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沙沙沙写字的声音。

    (3)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下课铃响后,曹老师从讲台旁站起来,扶了扶眼镜,压低嗓门说:“放学后我带同学们去游泳,会游泳的请举手。”

    (4)我们这个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许孩子去游泳。但炎炎夏日里,游泳对孩子们,尤其小男孩,是极大的诱惑,常有人偷偷下河。此刻,平日里颇为严厉古板的”眼镜”,竟要带大家去游泳,幸福来得实在有点意外。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冲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生,赶紧将攥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塞回书包。

    (5)选择去游泳的最后只有男生,大家出了校门,一路簇拥着曹老师七嘴八舌,曹老师笑着边走边答。突然,有同学问:“水里真的有龙王吗?会不会抓人?”曹老师立马收回笑容皱起眉头:“什么龙王不龙王的,今后下河前可不许胡说。”他停下脚步,摘下眼镜用衬衫擦了擦,又戴上,眯着眼前后左右看看,待同学们都赶上来了,说:“大家听着,下河安全第一,游泳时必须听从老师指挥,如有调皮捣蛋的,下次不准再来。”

    (6)到了一处宽阔的河滩,曹老师叫我们站成一排,报了两遍数才让下水。我与同学们打了一阵水战,又连扎了几个猛子浮出水面,见不远处河面上有两点亮光,抹去脸上的水珠一看,原来是曹老师正面对着我们站在水中,眼镜反射着太阳光,一闪一闪的。我游到曹老师跟前,请他和我们起去游泳,他摇了摇手说:“我还是不游吧,万一眼镜掉进河里,就什么都看不清了。”我说这样泡在水里不动太冷了,他扶了扶眼镜:“没关系。我眼睛不好使,你去告诉大家,不要离我太远,这样才看得见你们。”

    (7)太阳落下山去,渐渐起了风,柳枝拂着水面咋咋作响。此时刚过端午节,河水还有些凉,水中的我们已感到了微微寒意,陆续往河岸游去。曹老师瘦小的身子依然立于水中,晚霞映着他微驼的背影。他一手扶着眼镜,一手伸着指头清点人数,等着我们一一在他面前游过。待他最后上得岸来穿衣时,我们分明见他嘴唇有些发紫。

    (8)此后,曹老师每周总会带我们去游泳,他将眼镜的两条腿绑上橡皮筋,牢牢系在头上,跟我们一道游泳、潜水、打水战,从下水到上岸,须臾不离开我们。直到暑假,曹老师回了乡下的家,才结束了这段我童年时很快乐很留恋的时光。

    (9)这年的深秋,我父亲从下放的农村回家,让我带一张纸条给班主任。曹老师看过纸条,右手在我头顶摩挲半晌,说:“你爸要带全家去农村生活,你能不去吗?”我仰头看着曹老师,茫然地摇了摇头。

    (10)傍晚回到家里,见曹老师和我父亲正隔着八仙桌面对面坐着说话。曹老师说:“农村学习条件不好,孩子最好留下来,反正他外婆还在城里,有人照顾。”父亲说:“一家人分成两处总是不好,再说全家六七口人就靠我一人的工资吃饭,经济上也不允许。”曹老师说: “从全县最好的小学一下转到边远的村小学,这怎么行呢?太可惜了,你这当父亲的就不心疼?”父亲又摇头又叹气: “我也是没办法。”曹老师沉默了一阵,说: “我看你是不负责任!”他突然把眼镜摘下来,重重搁在桌子上,盯着我父亲大声说:“我戴着眼镜还真难看出这孩子是你亲生的。”说罢,他猛地站起身来,向大门走去。他被门槛绊了一下,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我抓起眼镜追了出去。

    (11)次日上午放学后,曹老师把我叫到他那儿,在书架上翻找了一阵,取出一张当时很流行的分钱一张的小宣传画,在背面签上名字和年月日,递给我:“做个纪念吧。到了农村,条件大不如这里,要克服困难,更加努力学习,以后有机会再回城里读书。”他坐到靠背椅上,拉着我的手又叮咛了一番,突然把我紧紧抱住,胡子和眼镜轻轻蹭着我的脸,那种痒痒的柔柔的感觉,至今还在心头。

    (选自《人民日报》)

    1文章描述了关于曹老师的哪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生,赶紧将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回书包。

    3阅读全文,说说曹老师有哪些性格特点。

    4文末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5本文和《藤野先生》一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联系文本具体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下面是篆书“趣”和对此字的解释。请根据其中某一个意义,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人,写一篇文章。提示:可以写自己,可以写他人,可以写传记,也可以写回忆性文章。

    造字本义:从走从取,快步趋之,积极向前,必有所取。

    《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

    1.趋向:志~。意~。旨~。

    2.兴味,使人感到愉快:兴~。乐~。情~。雅~。妙~。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⑤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