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常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上灯节(正月十五)时,你在欣赏鼓亭锣鼓表演,看到鼓亭里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花灯灿烂逢盛世”。下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     

    A.锣鼓铿锵颂丰年

    B.丰收锣鼓震天响

    C.锣鼓咚咚佳节至

    D.锣鼓声里百万兵

  • 2、下列选项不属于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口号的是( )

    A.敌进我退

    B.敌驻我扰

    C.奋勇杀敌

    D.敌疲我打

    E.敌退我追

  • 3、“一条围巾的价钱由六元降为两元”,如改为下列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了两倍。

    B. 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 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二。

    D. 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现在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

     

  • 4、对下面句子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奶奶床头柜抽屉里的一堆针线下,发掘了她的日记本。(不是病句,动词“发掘”和宾语“日记本”搭配得当)

    B.对孩子最有用的教育,就是让他们看见,父母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病句)

    C.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是病句,属于“句子结构不完整”,句末应加上“运动”一词)

    D.最近我看了几部早期中国近代的科幻小说。(是病句,属于“语序不合理”,“早期”应放在“中国近代”的后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色。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把酒话桑麻。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和美好理想的句子是:    

    (5)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守边将士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6)陆游《游山西村》中既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在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共同革命的生活中,保尔和________________相爱了,但“革命高于一切”的信念最终扼杀了保尔对她的爱恋。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课文,完成下面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⑨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⑩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提出论题“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文章在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后,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C.文章在最后一段得出结论:我们需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培养实验精神。

    D.全文在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和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之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精神与实验精神的一致性。

    【2】你从本文所说的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中,看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存在什么弊端?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你认为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关怀……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年后……生活中,到处洋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请以“那一抹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卷面干净、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