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神农架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A.遒(jìn)   隙(xià)   精疲力尽   生机盎然

    B.鸡(zōng)   形(qí)   坦荡如纸   深恶痛疾

    C.强(jué)   临(bīn)   自出新裁   殚精竭虑

    D.雕(1òu)   (1üè)   介胄之士   纵横决荡

  •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电影《长津湖》讲了一个志愿军奋勇杀敌的感人故事,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B.“关注食品安全,共创和谐家园”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C.故乡是最温暖的无数游子心目中的字眼。

    D.希望大家在写文章时表达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 4、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明初文学家宋濂,劝慰后生勤奋学习。

    B.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

    C. 《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文选》,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抒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D. 《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志向。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结合“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画面,赏析“辅”字或“望”字。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羹饭一时熟,_______。(《十五从军征》)

    (2)不应有恨,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4)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通过典故找到慰藉途径,表达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诗以景衬情,写出生活的真理:美好事物消失的同时,又会有美好的事物再次出现。

    (7)诗人岑参对边塞军旅生活有着独特的感受,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选取穿衣、控弦等日常活动写出守边将士戍边生活的苦寒。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文段: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①语段节选自 ____________ ,文中的A 是 _____________(人名)。

    ②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在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请你根据下面有关出身与家庭/外貌形象、童年经历的材料,分别写出材料中的“他”或“我”指的是谁。

    A.我于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仪陇县一个叫马鞍场的村子里。我家是穷苦的佃农。为着一家二十口的生活,我们租了二十亩田。________

    B.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爸爸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大家说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回望钱学森

    卞航方

    ①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我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无论是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围》,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他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②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学子!然而,事实些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

    ③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麻省理工的学子对他佩服不已。有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黑板上写算式。“光是能在脑袋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作哈维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令我大惑不解!”

    ④天才绝对出自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一个假日的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整栋楼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乐曲进入高潮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到钱学森了。后来他送我最新论文,算是对曾经向我大吼大叫表示歉意。”

    ⑤关于归国后的钱学森,这里补充一个细节。你注意过钱学森的履历表吗?他先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不是的。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45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这些琐事上,就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这种胸怀与情操,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⑥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二面黑板上的第三个方程式,我看不懂。”钱学森不予理睬。另一个学生忍不住问:“怎么,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钱学森硬邦邦地说:“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不是提出问题。”又有一次,一个学生问钱学森:“你刚才提供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说:“只有笨蛋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授告状。钱学森对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儿园!这是研究所!”

    ⑦还有更加不近人情的描述:钱学森在校园中是个神秘人物。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滚开!”

    ⑧以上细节,恐怕都是真实的。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这样的大师也更加令人喜爱。

    【1】仔细阅读这篇传记,概括传主钱学森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段落

    ⑥⑦

    精神品格

    (性格)

    (1)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

    不容置疑的才能

    勤奋的特点

    (3)

    __________

    粗狂而任性的个性

    【2】分析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

    【3】有的同学认为,文中第⑦段关于钱学森不近人情的描述,影响大师的形象,应该删除。你是否赞同,阐明一下你的理由。

    【4】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①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从描写的角度)

    【5】文中写到钱学森选择回国、选择“副院长”的职务。联系文章内容并结合下面的材料,说说钱学森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

    链接材料: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以《走进》为题,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