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河各组词语中字形完正确的一项是 ( )
A.星辰 推祟 映衬 因地治宜 B.开垦 狼藉 车辙 纵横决荡
C.琐屑 蔓延 鲜谀 重峦叠嶂 D.雕镂 隧道 序幕 旁逸邪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音乐、舞蹈、美术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的史实。《孙权劝学》即选自该书。
D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日出》是话剧、多幕剧、悲剧。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当日薄西山,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B.在老师讲解完这道数学题后,我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C.只见瀑布从百米高的崖壁上奔涌而下,霎时间排排白浪被摔成飞沫,震耳欲聋的涛声惊心动魄。
D.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不能目空一切,自恃强大。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天佑英勇善战,戎马一生,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勋。
B.国家京剧院排练《强项令》期间,三位老艺术家不辞辛苦,为演员们亲身示范、精细加工,一丝不苟地针对排演做指导、提建议。
C.他依靠父亲赞助的大笔资金,白手起家,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工厂。
D.在重庆三峡博物馆,数百件文物无声讲述着几十年前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5、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结合下面的加点词语,对句子进行赏析。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6、根据提示填空。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用精练严密的语言论述天、地、人与战争成败之间的关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变得浮躁,有人认为是环境影响了自己内心的安宁,我们可以以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勉他。
7、纪实作品的讲述者往往是多元的。请根据你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体会,完成下表内容。
讲述的内容 | 讲述者 | 讲述者的身份 | 多元讲述的表达意义 |
“这自然并不是说,共产党或红军领袖,对我自己对于他们以及他们的工作的意见或印象,可以负责。因为我和共产党并无关系……” | 斯诺 | 作者 | ③ |
“老百姓欢迎我们。他们成百成千来参加我们的队伍。当我们前进的时候,他们在路上给我们送饼和茶……” | 红军战士 “老表” | ① | |
“去年,当红军不在这儿,白军回来的时候,他们牵了我的两条骡子和四条猪。” | 苏区农民 | 见证者 | |
红军不过是由“知识匪徒”所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和“匪兵”。 | 南京政府 | ②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8、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文略有改动)
【1】本文所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揣摩“我”的心理变化。按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空作答。
(1)爬悬崖前:
(2)爬上岩石架:
(3)爬下悬崖后:
【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父亲是个 的人。
(2)简要分析:
【4】作者说“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为什么忘不了?
【5】下面对文章的感悟,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吃一堑,长一智。
B.挫折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守护,意思是守卫保护。有了白衣天使的守护,我们才能拥有健康;有了父母的守护,我们才能快乐成长;有了老师的守护,我们才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我们被守护的同时,也应该有所守护:守护梦想,才能谱写出人生的华丽乐章;守护亲情,才能拥有有亲人间的相濡以沫;守护友情,才有朋友间的真诚相待;守护大自然,我们才能享有青山绿水好风光……
请以“守护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