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黑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然(qiāo) 刻(juàn)   责(jié) 锐不可(dāng)

    B. 形(jī) 步 (duó)   热(zhì) 息敛声(bǐng)

    C. 灭(jiān) 亮( zèng) 不(chuò)  广袤无(yín)

    D. 然(cù) 气(fèn) 哮(páo) 无消息(yǎo)

  • 2、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C.《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D.《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遗(zhǔ) (bān)发 (cuàn)改 摧(gǔ)拉朽

    B.要(sài) 由(zhōng) (bào)哮 (hé)颜悦色

    C.(diàn)农 (nì)水 教(huì) 一丝不(gǒu)

    D.(juān)刻 平(yōng) (xié)带 振聋发(guì)

  • 4、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这篇小说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

    C.《美丽的颜色》作者艾芙·居里,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主要作品《居里夫人传》。

    D.《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萋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露为霜”写出了深秋露重霜浓的环境。

    B.“溯洄从之,道阻且跻”写出了主人公追寻思慕之人。

    C.诗歌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渲染出萧索凄迷的氛围。

    D.诗歌直接抒发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原文或要求默写。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与朱元思书》中,侧面写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言道春雨贵如油,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行路难》)

    (7)现今有些科研人员拿着不高的薪酬,却忘我的从事科学研究,可以用《五柳先生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其品行。

    8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在这个时期,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我现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越南、缅甸等地的宗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父亲决定送我到湘潭一家同他有来往的米店去当学徒。起初我并不反对,觉得这也许是有意思的事。可是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说有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于是决心不顾父亲反对,要到那里去就学。学堂设在我母亲娘家住的湘乡县。我的一个表兄就在那里上学,他向我谈了这个新学堂的情况和“新法教育”的改革。那里不那么注重经书,西方“新学”教得比较多。教学方法也是很“激进”的。

    我随表兄到那所学堂去报了名。我说我是湘乡人,以为这所学堂只收湘乡人。后来我发现这所学堂招收各地学生,我就改用湘潭的真籍贯了。我缴纳一千四百个铜圆,作为五个月的膳宿费和学杂费。我父亲最后也同意我进这所学堂了,因为朋友们对他说,这种“先进的”教育可以增加我赚钱的本领。这是我第一次到离家五十里以外的地方去。那时我十六岁。

    在这所新学堂里,我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另外一件事值得一提,教员中有一个日本留学生,他戴着假辫子。很容易看出他的辫子是假的。大家都笑他,叫他“假洋鬼子”。

    我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有农民供得起子弟上这样的学堂。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样的短衫裤。学生是不穿大褂的,只有教员才穿,而洋服只有“洋鬼子”才穿。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特别有两个是我的好同志。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住在苏联。

    人家不喜欢我也因为我不是湘乡人。在这个学堂,是不是湘乡本地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要看是湘乡哪一乡来的。湘乡有上、中、下三里,而上下两里,纯粹出于地域观念而殴斗不休,彼此势不两立。我在这场斗争中采取中立的态度,因为我根本不是本地人。结果三派都看不起我。我精神上感到很压抑。

    我在这个学堂里有了不少进步。教员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些教古文的教员,因为我写得一手好古文。但是我无心读古文。当时我正在读表兄送给我的两本书,一本讲的是康有为的变法运动。一本是《新民丛报》,是梁启超编的。这两本书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当时我以为他是很进步的,但是他后来变成了反革命,变成了一个豪绅,在一九二五到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中参加了反动派。

    1选文出自___________  一书,文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

    2“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联系作品,说说“这些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

    3作者笔下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③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④实在标致极了。

    ⑤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⑥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的意思,“这样”是指 。这句话表达作者 的感情。

    2第②句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三个“顶”字,其中一个与另两个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反映了他到东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