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报道性作品,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C.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是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他就是周恩来。
D.《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下列关于《骆驼祥子》、《水浒传》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三匹骆驼。
B.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以上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英雄武松。
C. 虎妞让祥子买车“吃分子”、做小买卖生意,他不屑一顾。祥子最后的命运是要饭。
D. 《水浒传》从最初占领水泊梁山,到梁山豪杰聚齐一百零八位,直到被朝廷招抚,梁山前后共有三位寨主,第二位寨主是王伦。
E.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中挑酒上冈的是白日鼠白胜。
3、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B.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C.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旁的。
D. 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时光匆匆而逝,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的变迁,他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B. 他一向不太理会那些道听途说的言论,认为相信它们不过是自寻烦恼而已。
C. 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D. 一台惟妙惟肖的“草原之夜”音乐会带领人们畅游了魅力无穷的音乐长廊。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本诗揭露了封建社会怎样的社会现实?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中有不少精彩描写,请说说你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描写的精彩之处理解。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2)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4)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7、名著导读
根据以下诗句,回答问题: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这首小诗出现在五四运动后,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
【2】小诗以__________为喻阐释了一个的哲理,即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棱角屠呦呦
王肖潇 李璐云
痴迷科学,执着不休,这固然是屠呦呦的性情之一,但她还有更多面:她不是海归,只是本土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完人,只是一个耿直的知识女性。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她是一个殷实之家的掌上明珠。当父亲以《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时,便已注定了屠呦呦与青蒿的缘分。
1945年,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暂停学业。那时得此病,能活下来实属不易,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屠呦呦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春,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生物药学。大学期间,屠呦呦学习非常勤奋,在大课上表现优异,后来在实习期间跟从生药学家楼之岑学习,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
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人员戴个棉纱口罩,连如今的雾霾都防不了,更别提各种有毒物质了”。一开始,屠呦呦从事的是中药生药和炮制研究。在实验室工作之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在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屠呦呦真可以称得上是坚韧不拔。”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告诉记者,“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
张大庆认为,屠呦呦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的风格。姜廷良说,“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告诉记者,“只有在谈到科研工作的时候,她才会滔滔不绝,但说到其他话题,她就很少发表看法。”令陶瑜瑾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曾对他说过的一番话:“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太好,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到要得什么奖。”陶瑜瑾记得,那是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那天晚上,他给屠呦呦打电话道喜。屠呦呦很平静,诚恳地表达了谢意,并说了上述这一番话。
(选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27期,有删改)
(1)请说出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2)阅读全文,试着说出屠呦呦的“棱角”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3)赏析句子。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4)文章多处引用别人对屠呦呦的评价,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5)读了本文,你能说说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吗?
9、请以“我为____________________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补全题目,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