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背影》一文表达了他与父亲之间深沉的感情。
B.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C.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长期在北京生活,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昆明人,他对昆明的雨有着很深的感情。
D. 严文井,是我国作家,《永久的生命》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尘垢hòu 锁屑 迄今qì 维利是图
B. 狼藉jí 彷徨 羁绊jī 触目伤怀
C. 混沌hùndùn 深邃 差使chaī 势在必行
D. 惆怅chóuchàng 驾驭 譬如pì 虚无缥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摄影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江南的一片新绿,画面给人一种妙手回春之感。
B.这些假冒伪劣食品造成的危害耸人听闻,食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瘦西湖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这秀美的湖光山色。
D.在校运会上,我们班没能获得第一,运动员的表现也确实是差强人意。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
②这种桥_____形式优美,_______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______:这东西这么好吃?!
④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__________。
A.缩 因为……所以…… 目瞪口呆 标本
B.蹬 不但……而且…… 目瞪口呆 范本
C.缩 不但……而且…… 张目结舌 标本
D.蹬 因为……所以…… 张目结舌 范本
5、【甲】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两首诗都写“望”,都借景抒发了一定的情感。
B.甲诗首联交代了泰山的高大连绵。颔联则写出泰山的高耸。
C.乙诗首联写了在春天所见:草木生长尽显繁华。
D.两首诗最后一联都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甲诗表达作者的决心,乙诗表达作者的悲伤。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远望,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颔联近望,一个“钟”字,写出了泰山的秀丽与神奇。
B.甲诗颈联为更近距离地望,“决眦”表现其对泰山的热爱。尾联写出了作者登顶所见,抒发自己伟大的抱负。
C.乙诗首联写今日景物,借助景物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颔联以拟人的手法写出花伤心,鸟惊心,表现诗人内心的伤痛。
D.乙诗颈联“三月”“万金”,表明战争时间长,表现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尾联,诗人描绘了一个衰老老人的模样,以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痛苦。
6、现代诗歌填空
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贺敬之《回延安》)
7、请为下列三部名著选择合适的“推荐语”。
(1)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
A.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B.一部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
C.普通人面对生活辛酸苦难的勇敢、奋斗及自我精神的追求,充满了正能量。
D.这本书营造出对坐晤谈的氛围,读来如听长者交心,语重心长,情辞恳切。
8、 暖冬
周海亮
①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人蹿上去,兴奋得尖叫;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满载着童年的快乐。
②照例是午后。照例,他是唯一的舵手,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却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那冰已经破裂,在他的两腿之间,裂开一条半尺宽的口子。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他急了,怪叫一声,扔掉竹竿,人却掉进河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他浑身刺痛和麻木。
③好在河水不深,仅没到胸。他颤抖着牙关爬出来,缩成一团,高呼救命。恰好有村里的老人经过,把他放上独轮车送回了家.
④他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说怎么不淹死你?母亲说棉袄棉裤都湿了,晒不干,你明天穿着炕席上学?他缩在炕头的棉被里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母亲说你敢?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不去上学?你敢?
⑤母亲把他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他,愁眉不展。
⑥那些年月,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衣棉裤。是啊,明天,冰天雪地的,他怎么上学?
⑦他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他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知道自己得一直呆在炕头,直等到他的棉袄棉裤彻底干燥。
⑧夜里他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早展他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他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他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他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毋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他。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⑨那天他突然长大了。他不再爬墙上房,不再去冰河划船。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
⑩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⑪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⑫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1】文章以“暖冬”为题,有什么妙处?
【2】简要分析“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一句中,“烙”这个词的妙处。
【3】简要分析第⑧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4】文中说,那年冬天“特别冷”,但 “他”却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为什么?
【5】读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请默写这首诗,并结合这首诗谈谈你读本文的感受。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的书字字珠玑,让人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有的书含蓄隽永,让人感受情感的丰富多彩;有的书振聋发聩,让人获得信心和力量……读书,如品香茗,浓淡自得,滋味悠长。一本书,泛着悠悠墨香,滋养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味。与好书相伴,一路成长。
请你阅读材料,联系生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写自己的读书经历、体验或所思所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应与文体相符);④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得抄袭和引用试卷的阅读材料;⑤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如必须出现,请以“×××”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