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B.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地摆舞。
C.据专家测算,在临沂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D.王岱真是别具匠心,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拍手叫绝。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去年“八一”前夕,江西共有10人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的荣誉称号。
B.新时代进一步提高开放,展现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携手前行的胸怀与担当。
C.垃圾分类政策很难实施的原因,是垃圾分类知识不普及,没有完善的分类体系造成的。
D.中国内地电影票房今年能不能破700亿,《流浪地球》等优秀国产电影的贡献不小。
3、对下面这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①仲春时节踏上旅途,眼前的风光就是一幅清丽的图画。
②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路旁的小花,纤蕊若丝,带露绽开。
③一路走,一路看,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
④享受着这和煦阳光的抚慰,置身于清爽春风的怀抱,耳边传来呢喃的鸟语,扑鼻的花香令人心醉。
⑤此时,胸中纵有万般的愁绪又怎能不被化解?
A.第①句把旅途的“风光”比喻成“图画”,形象地写出了仲春时节旅途风光的清新美丽。
B.第②句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写出细柳摇摆的柔美与小花绽放时的娇美。
C.第④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阳光清风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阳光清风的活泼欢畅。
D.第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强调仲春旅途美景能够使人忘却忧愁,倍感轻松惬意。
4、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项是( )
A.笼罩 提炼 摩肩接踵 屏息敛声
B.帐蓬 辫子 白手起家 振聋发聩
C.遒劲 娴熟 触目伤怀 张目结舌
D.推崇 惶急 正襟危坐 惟妙惟肖
5、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雎》选自《____________》,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
【2】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6、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细读古诗文,我们总能感悟古人的悠悠心脉。山川胜景,美如画卷,面对秀美奇丽的富春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下“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窥谷忘反”的名句。《野望》中王绩遥望山野,用“东皋薄暮望,________”表达他百无聊赖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晏殊感叹光阴易逝,抒发惜春伤时之情。面对战乱时局,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抒发忧国思家的绵绵愁绪。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箴言向统治阶级发出居安思危的警示。李贺面对诡谲战场,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卫国誓言,感人肺腑。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保尔拼命朝那个人指的方向跑去。他跑过了两条街,碰见一个小孩拖着一支沉重的、带刺刀的步枪。保尔拦住他问:
②“你从哪里弄来的?”
③“是游击队在学校前面发的,他们发了一整夜,现在统统都发光了,一支也不剩了,只有些空箱子堆在那里了。我连这拿到了两支。”那小孩得意地结束了他的话。
④这个消息使保尔非常伤心。
⑤“哎,真糟糕,早知道这样,我就直接跑到那里去,不回家了!”他失望地想着。“我怎么把这样的好机会错过了呢?”
⑥保尔突然心生一计:他急速转过身来,三窜两跳就追上了那个走过去的孩子,把他手里那支步枪抢过来。他用一种不许反抗的声调说:
⑦“你已经有一支,够了,这一支该给我。”
⑧这样在大白天里抢东西,把那孩子激怒了,他向保尔扑了过去,但是保尔后退一步,端着那支带刺刀的枪,瞪着他喊道:
⑨“走开,当心刺刀戳着你!”
⑩那小孩气得哭起来,转身跑开,一边走,一边骂,可是没有办法。保尔却心满意足地跑回家去了。他跳过栅栏,跑进板棚,把那支枪藏在棚顶下面的檩子上,然后高兴地吹着口哨,走进屋里。
【1】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述保尔得到这枪的前因后果。
【2】结合选文内容,试着分析保尔的性格形象。
【3】有人认为:保尔用不怎么“光彩”的手段得到步枪,有损作品对保尔光辉形象的刻画。对这种看法,你怎么看?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十毫升母爱
邓琴
①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
②丈夫建议:“要不把孩子的姥姥接过来吧?帮忙带带孩子!”我却犹豫了。
③我从小就怕母亲。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的阴影。
④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之际给予一点安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我默默收回了通知书,流着泪转身离去。
⑤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漠。
⑥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母亲晕车厉害,一上车便开始吐。等到下车,虚弱得像丢了半条命。
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⑧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我的病却很奇怪,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晚上我早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妹拉家常。
⑨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⑩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听了这话,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方。
⑪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早上七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儿。
⑫我骑车赶往单位。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路上,有个声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我好奇地循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
⑬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
⑭“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每次一个多小时吧?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
⑮“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试。药方所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
⑯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母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
⑰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1】【1】阅读全文,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叙写了哪几件事。【概括故事情节】
【2】【2】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赏析重点句子】
(1)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
(2)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
【3】【3】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分析文段作用】
【4】【4】“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分析标题作用】
【5】【5】本文作者选取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了母亲的可贵品质。请运用这种写法写一段话,写出真情实感。(20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
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写法分析】选段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母亲勤劳的品质,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写人叙事的文章,在刻画人物时,可借助于具体可感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其内心世界。这样就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鲜明。
9、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成记叙文;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