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因势利导,既尊重和回应孩子们正当的利益诉求,又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重塑和更新。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谎言犹如精神家园的“杂草”,需要及时地清除。
③当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孩子们的谎言”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小。
④生硬、粗暴地拔掉杂草固然立竿见影,却难免会留下后遗症。
A.“生硬”是形容词,“观念”是名词,“生存空间”和“良性互动”都是动宾短语。
B.“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谎言犹如精神家园的‘杂草’,需要及时地清除。”这个句子中,“杂草”做主语。
C.“因势利导,既尊重和回应孩子们正当的利益诉求,又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重塑和更新。”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序是②④①③。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然(mò) 翌日(lì) 迂回(yū) 如丝如缕(lǔ)
B.推搡(sǎng) 毋宁(wú) 冗杂(rǒng) 恹恹欲睡(yān)
C.粗糙(zào) 盎然(àng) 驰骋(chěn) 屏息敛声(bǐng)
D.绽放(zhàn) 挟持(xié) 篡改(chuàn) 装模作样(mó)
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枢纽(shū) 惬意(xiá) 茅塞顿开(sè) 花卉(huì)
B.修葺(qì) 绛紫(xiánɡ) 虬枝 (qiú) 飞猱(nǎo)
C.赫然(hè) 玷污(diàn) 渲染 (xuàn) 鞭笞(chī)
D.阔绰(chuò) 天堑(qiàn) 澎湃 (bài) 拮据(jié)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仲裁(zhònɡ) 殚精竭虑(dān)
B.翘首(qiáo) 舰艉(wěi) 振聋发聩(kuì)
C.落第(luò) 佃农(diàn) 广袤无垠(máo)
D.侏儒(rú) 荧光(yínɡ) 清荣峻茂(jùn)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的景物融为一体的?
【2】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6、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之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坻。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请结合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情感体验。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红星照耀中国》(节选)
埃德加·斯诺
我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母亲去世了,这样我更不想回家了。那年夏天,我决定到北平去,当时叫北京。当时湖南有许多学生打算用‘勤工俭学’的办法到法国去留学。法国在世界大战中曾经用这种办法招募中国青年为它工作。这些学生打算出国前先去北京学法文。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在一批批出国的人里面有许多湖南师范学校的学生,其中大多数后来成了著名的激进分子。徐特立也受到这个运动的影响,他放弃了湖南师范学校的教席到法国去,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不过他到一九二七年才参加共产党。
我陪同一些湖南学生去北京。虽然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而且新民学会也支持这个运动,但是我并不想去欧洲。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那些决定去法国的学生从现在任中法大学校长的李石曾那里学习法文,我却没有这样做。我另有打算。
北京对我来说开销太大。我是向朋友们借了钱来首都的,来了以后,非马上就找工作不可。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他就是A,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创始人,被张作霖杀害。A给了我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八块钱。
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但是我并不灰心。我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为的是能够在北大旁听。在新闻学会里,我遇到了别的学生,例如陈公博,他现在在南京当大官了;谭平山,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之后又变成所谓“第三党”的党员;还有邵飘萍。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一九二六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
我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时候,还遇到了张国焘——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康白情,他后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入了三K党。段锡朋,现在在南京当教育部次长。也是在这里,我遇见而且爱上了B。她是我以前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的女儿。在我的青年时代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后来在北京成了我的一位知心朋友。
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我的思想越来越激进。我已经把这种情况的背景告诉你了。可是就在这时候,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我正在找寻出路。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我常常和来看我的一个名叫朱谦之的学生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在那个时候,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
【1】下列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文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文中的A、B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北京,“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后来“我”的世界观为什么发生了改变?
【4】在斯诺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说一说。
9、作文小练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到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请你就此说一说你的看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