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铁岭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踌著   调谢   妙手偶得   触目伤怀

    B.牛犊   鲜腴   张目结舌   纵横决荡

    C.婆娑   开恳   厌厌欲睡   连绵不断

    D.燥热   联结   重峦叠障   俯仰生恣

  •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B.能否坚持做好两操,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保障。

    C.学校近来发生了一些不文明现象,政教处认真调查并及时处理了违纪学生。

    D.通过努力,使他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华为凭借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强大的研发团队,在通信领域持续发力,其研究能力和生产能力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本赛季,火箭队的表现让球迷非常失望,糟糕的防守问题并没有得到提升,进攻手段也更加单一,再次无缘总决赛。

    C.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D.一部电影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剧情感人、表演真诚、制作用心的缘故。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东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将“其”改为“的”)

    B.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把“加大”改为“增加”)

    C.经过全民几个月的努力,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我市的交通秩序和面貌焕然一新。(删去“秩序和”)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律是李白赠别家乡之作,诗题点明内容“送别”,并交代了家人送别的地点。

    B.首联侧重叙事,写自己从遥远的蜀地乘船来到荆门,这里属于古代的“楚国”。

    C.颔联从舟行者的角度写沿岸及江面景色的变化,境界开阔,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D.颈联写夜景,上联以水中月影如镜侧面表现江面的平静,下联写云彩变幻,想象奇特。

    2请分析尾联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3)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

    (4)不应有恨,   水调歌头

    (5)伤心秦汉经行处,   山坡羊"潼关怀古

    (6)与君离别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8)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11)《岳阳楼记》启示后人为人应乐观豁达的句子是   。为官应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_____________写的《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全景式地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西昌卫星发射场,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成功地用“_____________”火箭将美国“___________”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冬奥会会徽美好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文化属性。小小的冬奥会会徽体现了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大众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推动了会徽的国际化发展。此外,冬奥会会徽不仅要体现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加入冰雪文化,在文化层面上区别于夏季奥运会会徽。冰雪文化不是一个雪花图形所能代表的,它是层次性和功能性的意识形态统一体,是知冰识雪的各族人民在特定的时空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2022 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些共有的文化属性,即、 国际性、奥运精神和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素材示意图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进滑“冰丝带”。“把坚硬的水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蕴合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齐济的智慧。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冰上画痕成丝带,象征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

    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为实现马鞍形双曲面屋顶设计,设计团队采用了难度极高的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挑战“现有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

    “冰丝带”效果图

    为践行绿色节能和智慧场馆的目标,国家速滑馆严格控制平面轮廓和空间体积,并使用数字冰场技术。这种设计,节省了空调制冷、制冰、除湿费用。制冰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还可回收并循环利用,每年能节省约180万度电。数字冰场技术则可实现冰的温度、空气温湿度的自动调节,还可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为观众提供导航服务等。超大跨度的索网计算分析和找形,曲面幕墙的几何优化和工艺设计,先进的制冰工艺....同一个场馆中,使国家速滑馆成为当今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

    【材料三】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最初的创意为“冰糖葫中芦”,出自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之手。修改专家组建议这个设计方案应融入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并明确了卡通动物、拟人化、科技化和立体化的修改方向。之后广美设计团队对吉祥物进行了反复探索,又确定了“被冰壳包裹的熊猫”这一新创意。但是设计团队还是感觉“冰壳熊猫”与冬奥会的联系不够,于是 又经过无数次探讨,产生了融进“冰丝带”元素的创意。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瞬间变成了“字航熊猫”,有了未来感、科技感。紧接着,设计团队又围绕冰晶外壳和流动线条带来的速度感进一步创意:把代表互联网时代的5G概念加入其中,把熊猫头部装饰的彩色光环打造成可以赋能的能量环。瓶颈突破之后,团队朝着更明确的方向进行细节修改,例如,在熊猫的掌心画了一个心形图案,表达爱心、和平的理念;在熊猫的背后,连接两个胳膊的黑色图案,形成了一个雪板的图形。

    吉祥物的名字也经过了反复斟酌。曾用名“冰墩儿”,来自最初的创意“糖墩儿”(冰糖葫芦),但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最后就改成了“冰墩墩”。

    【1】结合【材料一】中文字和图片的内容,在【材料一】】的①②处依次填人恰当词语。(每空不超过4个字)

    【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的③④处依次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③实现这么多美好理念 ④紧密

    B.③实现这么多美好理念 ④紧凑

    C.③集成这么多先进技术 ④紧密

    D.③集成这么多先进技术 ④紧凑

    【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冬梦”“冰丝带”“冰墩嫩”是如何各有侧重地体现创造力的。

    【链接材料】

    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含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节选自《谈创造性思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哲理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请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文中不得出现可能导致泄密的真实姓名及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