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丘壑(hè) 翘首(qiáo) 潜滋暗长(qián)
B.琐屑(xuè) 绢本(juàn) 任劳任怨(rèn)
C.桅杆(wéi) 胆怯(qiè) 交头接耳(jiē)
D.教诲(huì) 倔强(jué) 锐不可当(dāng)
2、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
A.“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个人物是林彪。
B.“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这个人物是彭德怀。
C.作者第二次见毛泽东的时候,他正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路旁的行人一起走着。
D.“人生五十岁始”的是徐海东 ,他是毛泽东在长沙师范求学时的老师。
E.“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3、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 人君子”之流所深恶 疾的文字。
A.暼 措 政 痛
B.暼 挫 正 疼
C.瞥 挫 正 痛
D.瞥 措 政 疼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去香港适值秋天,天气不那么炎热。
B.让所有的微笑在快乐里徜徉而行,不让任何微笑滞留在生命的罅隙处。
C.他待人温和有礼,口才极佳,真是一个不逊的人啊!
D.这位得奖青年果然长得相貌堂堂,在同伴中鹤立鸡群,十分引人注目。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各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班级的“诗词大会”“你说我猜”环节,要求同学们根据所给的线索猜出某两句诗歌。现在已将答案锁定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请你在下边三条线索之外再添加一条线索。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本诗的作者被后人称为“诗圣”。
B.这首诗是诗人于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
C.这两句诗中有两个词都凝聚着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愁思。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6、名句默写
① ?归思方悠哉。
②临风一唳思何事? 。
③ ,相伴过年华。
④长风万里送秋雁, 。
⑤ ,欲上青天揽明月。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⑧又夹百千求救声, ,抢夺声,泼水声。
7、小文的朋友小英最近因为考试失利、父母批评而变得自卑敏感、自暴自弃。请你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选取两件事,并以小文的口吻,编写短信劝慰小英。
8、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
白剑峰
①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②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 “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纷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⑥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懂得了这一点,中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1】通读全文后回答:在作者看来,“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是什么?
【2】请指出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请你为“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个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有人认为删去第⑤段也不影响全文的整体表达。你是怎么看的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9、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们有时难免会感到失落、伤心、苦闷、孤独,但当我们回首那段时光,或许又能从中体味到亲友陪伴的温情,收获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智慧,领会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从而在心中开出一朵烂漫的花。
请你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