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南投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创办一流州中的好建议。

    B.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D.峰环水抱的达州,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语文复习事半功倍

    B. 网传汽油要涨价,争先恐后前来加油的司机济济一堂

    C. 马航失联事件的发生,尽管马来政府一再解释,但仍然难辞其咎

    D. 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 3、下列各项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载   序幕   自出心栽

    B. 映衬   雷同   重峦叠嶂

    C. 防御   暴晒   惟妙惟肖

    D. 簇拥   行旅   无动于衷

  •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晓雾将(歇息)

    B. 素湍绿潭,清倒影(回旋)

    C. 未复有能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D. 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前两句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三四句中的“角声满天”从听觉角度体现了_______;五六句中的“_________”从视觉角度写出了乘夜奔袭之状,而“临易水”则运用典故暗示了将士们的豪情。

    【2】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结合画线句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所呈现出的画面。

    【3】本诗与王昌龄的《从军行》都明确表达了将士们的决心,请结合两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下面是“惜时读书”主题演讲稿片段,请根据文意补充完整。⑨⑩请模仿划波浪线的句子。

    我爱读书,生活因读书而精彩。当我学习遇到困惑时,先贤告诉我“知困,_______①的道理;当我与朋友惜别时,诗句阐发了“②_______,落日故人情”的意蕴。书让我领略到“曲径通幽处,③_______”的清幽宁静;书让我领会到“④_______,只有香如故”的人格魅力;书让我领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⑤_______”的济世情怀。走进《诗经》,可见令人“求之不得,⑥_______”的淑女;走进《卖炭翁》,听白居易(作者)讲诉“可怜身上衣正单,⑦_______”的悲苦故事;走进《桃花源记》,可赏陶渊明描绘的“芳草鲜美,⑧_______”的桃林美景。

    书,是一束绚丽的烟花,点缀了生活的星空。通过读书,生活少了份浮躁,多了份沉稳,_______,⑩_______。学海无涯,征途漫漫,让我们珍惜时间,以书为伴,铸就智慧人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文段,填空。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以上内容出自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__________》,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人名)。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汗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阳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判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任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说说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用物候知识解释诗中的现象。

    【4】以第⑤段为例,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5】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长期记录看出,古今差异是影响英国物候现象来临的最大因素。

    B.纬度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纬度的差别面不同。

    C.沿海地区的春天来得比内陆要迟,是因为在同纬度的情况下,近海的地方冬天比内陆温和,春天比内陆寒冷。

    D.高下差异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都是越往高处越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写作文。

    题目:那一次,如果我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定立意;(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