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七台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人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

    B.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C.新公布的香港国安法得到大家拥护的原因,是因为其尊重香港实际,符合国际惯例。

    D.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维妙维肖。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抵。

    C.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D.他们有的从图拉赶来,在客厅里正经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疾的。

    B.在教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有。

    D.校园广场设计者自出心裁以革命事件作为主题,这比一般广场更具有历史文化意义。

  •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B. 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C. 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D. 中国经济对全世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月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以下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春光将尽的特点进一步渲染了别离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痛苦难堪的心情。

    B.“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有离别之难的意思。

    C.本诗以女性口吻书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D.尾联借神话结尾,青鸟是神话的信使,因与对方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去传信,透漏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之情。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称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杜甫的《春望》中与“感时花溅泪”的“时”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与“恨别鸟惊心”的“别”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

    (5)当一个人要表达怀才不遇的感受时,可以引用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词句: _________

    (6)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诗句是: 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班级举行“我爱我的祖国”纪实作品交流分享会,请你帮助完成以下的信息。

    阅读有方法

    学习有成效

    把握作品事实

    阅读纪实作品,首先要学会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⑴下列有关纪实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到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宣扬和评价,融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从而瓦解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C.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使用了全景式的写法,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D.《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明确作者立场

    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学会阅读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

    ⑵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其中,“赤匪”彭德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举一事例说明彭德怀的人物特征。

    领悟故事精神

    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从观点中辨别立场,最终,要从中收获启迪。

    ⑶《红星照耀中国》一经问世,在中国大地广为传播,引起轰动。海伦·斯诺(作者埃德加·斯诺前妻)曾这样评价这本书:当时像一道闪电,唤醒了中国人民。请选择下面的一个章节,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样评价的缘由。

    A.苏维埃社会(第六篇《红军在西北》)

    B.总司令被逮(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现代文阅读

    师者

    叶梅

      唐代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们这代人有些生不逢时,正经书没念多久,初中只上了一年便遇上“文革”,紧跟着上山下乡随波逐流,再有所学便是东鳞西爪,这时便分外怀念小时候的几位老师,幸得他们的苦心教诲,才有一点童子功。再后来越发明白,真正的老师就是渗透你的魂魄,影响你一生的人。人生路上,闪耀着他们点亮的一盏盏小灯,或许叫知识、善良、真诚、勤奋、坚毅……它们宁静而又明亮,默默地陪伴着学生的前行。

      我的小学是在长江三峡、湖北的巴东一小启蒙的。但在那里只念了一年级,便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恩施,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山区,但那时还没有成立自治州。那年秋天我背着一个小花书包,转学到恩施舞阳附小二年级2班,便认识了班主任田老师。

      田老师名槐山,土家人,个子不高,但结结实实的,两只胳膊举着,可任由学生们捄着打秋千。他刚从师范毕业,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成天笑嘻嘻的像一个孩子王,高兴起来就把学生娃一个个举过头顶,只要田老师在操场上,一定是欢声笑语一片。我们这些小学生就像一个个跟屁虫,上课下课都跟着他。

      喜欢听他的课,田老师教语文,讲课时声音洪亮,又讲故事又打比方,长大才知道田老师是一个农家子弟,他将恩施土家的风情、谚语民歌信手拈来,让人听得着迷。那些在课本上看去严肃规正的词汇在田老师的讲述里变得那么有趣。我们这个班上的学生语文成绩普遍都好,我想我后来喜欢文学与田老师教的语文绝对分不开。那时没有偶像和粉丝,现在想起来,田老师就是我们这些小学生的偶像,他除了会教语文,还会打球游泳跑步跳远,动作潇洒,活力四射。我们成群结队跟着他在小河里游泳,土台上打乒乓,他手把着手,不厌其烦地教。这些爱好一直伴随我到今天,有时候人们问我从哪儿学来的,我便有些得意,忍不住会说到遥远的田老师,说那时的老师多好啊,那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呢。

      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工作调到了武汉,我转学到武汉水塔小学,却常常思念恩施的同学和老师。两年以后,母亲执意要回到恩施,我也巴不得地跟着回来了,仍然回到舞阳小学,仍然在田老师的班上。走进校门的那天,已经打过了上课铃,田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等我走近,他的身后站着一群我熟悉的同学,他们无言地微笑着,我难以忘怀那时涌到眼里的热泪。说真心话,那时候到学校比回家的感觉好,当代人有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可在我的记忆中,好老师也常常胜过好妈妈。

      我始终认为,我的小学对我最重要最扎实,如果不是田老师,又怎么能够呢?小学临近毕业时,同学们最难受的事就是要与田老师告别,一段时间里很难接受现实。进初中后还隔三差五邀约在一起,跑到小学去看田老师,喋喋不休地对他倾诉在新学校的种种事情,把刚接触的新老师拿来与他比较,带着各种抱怨。田老师平静地听着,却不像从前那样跟同学们逗乐,也不发表任何意见,却催着我们快回去。还没等我们转身,他就快步朝着他刚接手的那班学生走去了。看着老师头也不回的背影,我们一个个怅然若失,心里老大的不舒服。可事后却听说他私下里打听着我们这班同学毕业后的情况,问了又问,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原来老师的良苦用心是想逼着我们尽早适应新的环境啊。我们像飞出鸟巢的小鸟儿一样,终归要到更远的世界里去。

      在我心目中,田老师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而且读过土家历史后得知,田姓土家人曾做过长达数百年土司,并喜爱写诗著文,相传至今的诗集《田氏一家言》为清代康熙年间容美土司田舜年编定的大型诗文丛集,共收录五代九位田姓诗人的作品。有这样祖先的田老师后来却改行教了体育,我听说之后十分惋惜和不解,回想老师讲过的语文课,心想怎么会这样呢?可几年后有一次偶尔翻阅湖北日报,却见一大版表彰全省优秀老师的报道,心中不由一动,看着看着就突然见到了田槐山三个字,我不禁又惊喜又骄傲。田老师他果真是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干出了光彩啊。后来得知老师转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有一阵没人教体育,缺教师,他就主动请缨啦。他惭愧地说,虽然他业余爱打球爱跑步,但并不专业,为了不误人子弟,他多次找机会参加各种培训,日夜操练,拍球把手都拍肿了。

      多年以后我的女儿也上了舞阳小学,非常有缘的是,教她数学的梁老师正是田老师的爱人。我因为瞎忙,有时候顾不上女儿的学习,梁老师常将女儿叫到家里补课,田老师在一旁帮忙,还把我拿出来做榜样,说你妈妈上小学时成绩多么好,总是数一数二的,你得向她学。年幼的女儿不甚了然,茫然地瞪着眼睛,一副听不进去的样子,有时候被我碰见,心里着急得很。我让老师操了心不够,女儿一代又让老师费神,这可如何是好?灯光下,老师夫妇的两鬓已开始斑白,让我拿什么回报您?

    田老师看出我的心情,却什么也不说,只是一如往常淡定地微笑,将一杯清茶放到我的面前,仿佛一切都理所当然。后来写作我用过一个笔名,叫“槐子”,槐之弟子也,满心感激地用以纪念田槐山老师所给予的教导。这份心情随着岁月荏苒,应是越来越浓,可后来因为离得远,与老师却极少见面,一晃居然几十年过去了。今年春节我找到他的电话,急急打过去,田老师的声音依然是那样清亮,我不由满心欢喜。

      (选自《2013散文集》  有删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魂(   )  ②信手来(   )  ③两(   )④荏(   )

    2司马迁曾经有言: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寥寥数语却形象地道出了学子对人师的深情,本文就塑造了这样一位影响学生一生的好老师。作者深情回忆了有关田老师的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作者用平常之语,述铭心之事,塑非常之人,抒感恩之情。本文的语言冲淡平和,自然舒缓。下面语句就体现出这样的特点。请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体会其妙处。

    走进校门的那天,已经打过了上课铃,田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等我走近,他的身后站着一群我熟悉的同学,他们无言地微笑着,我难以忘怀那时涌到眼里的热泪。

    4真正的好老师应该像作者所说的“渗透你的魂魄,影响你一生”,田老师就是这样将他的人格魅力渗透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细读文本后说说田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5当年幼稚的孩童也许不会读懂深爱他们的老师,在文章第六段中,田老师面对看他的学生表现冷淡,但背后却关注着学生们的成长,你如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表现?

    6作者叶梅一位土家族作家,与同为土家族的田老师可谓是同宗、同源、同根。在第七段中作者写到了关于本民族与文学之间的历史渊源。这看似闲笔而略显无意。你如何理解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7有些感情不会因距离遥远而荒疏,也不会因时光流转而淡忘。几十年的往事在作者的笔下 依然清晰生动,寄托着无限的情愫。说说文章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深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你的性格,我有我的爱好……但是你我的不同造就了这个多彩的世界。你可以和我不同,你必须和我不同,因为你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以上文字给了你生命的联想和感悟,请以“______可以不同”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或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