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娴(xián)熟 咆(páo)哮 翘(qiào)首 私塾(shú)
B.镌(juàn)刻 匿(nì)名 不逊(xùn ) 喝(hè)彩
C.不辍(chuò) 周济(jì) 酒肆(shì) 倔(juè)强
D.锃(zèng)亮 猝(cù)至 炽(chì)热 雕镂(lòu)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了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为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B.作者特地举克里斯多夫的例子是为了激励儿子勇敢地直面困难,从消沉中振奋起来,重新投入到艺术之中去,以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C.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和成长,在信中多次谈及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D.在傅雷眼中,“坚强”不仅是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上的失败,而且更包括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3、下列病句修改或句子主干提取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使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此句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B.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此句语序颠倒,应将“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改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此句句子主干为“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了智慧和力量”)
D.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此句搭配不当,应将“降低”改为“减少”)
4、某班围绕“如何做学问”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项是( )
A.甲:我认为做学问要虚心,应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乙:做学问就是又学又问。清代文学家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C.丙:做学问贵在严谨。古人云:“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D.丁:我认为做学问要勤奋刻苦。悬梁刺股和囊萤映雪就是古人给我们做出的榜样。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阅读上面的诗歌,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②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③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______________》)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__________)《龟虽寿》)
⑦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⑧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A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A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8、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节选第三段“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使我的新也沉寂”中“大概”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那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跑”字与上文__________字相呼应。这两个字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 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 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C. 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D. 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5】对上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和月夜相伴去看戏的兴奋心情。
B. 选文有三处写到了豆麦,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 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也即第二段中提到的“歌吹”
D. 文中的“自失”有陶醉之意,表现了社戏对于童年的“我”诱惑力极大。
9、题目:那次经历,让我收获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