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文章以对话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B.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柳河东集》(柳宗元)以乡家地命名。
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所以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B. 《清兵卫与葫芦》采取倒叙的手法,开头便交代清兵卫放弃了对绘画的爱好,转而热衷葫芦了。这个开头与小说结尾遥相呼应,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C. 《孤独之旅》的作者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D. 《选举风波》是从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节选出来的。
3、下列加点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juān) 禁锢(gù) 摆地摊 殚精竭虑(dān)
B.翘首(qiào) 锃亮(zèng) 煞风景(shá) 眼花缭乱
C.道劲(jìn) 盎然(àng) 顶梁柱 潜滋暗长(qiàn)
D.悄然(qiāo) 锁屑 绊脚石 因地治宜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延安》是诗人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全诗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韩愈的《马说》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蒹葭》《关雎》在内容上属于“颂”类。
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也是“四书五经”中“五经”之一。
5、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古诗文默写
(1)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
(2)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爱国热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二章》)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7)请你写出有关春天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昆虫记》中,作者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图。
昆虫名称 | 生活习性 |
① |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
西班牙蜣螂 | ②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 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⑪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请按照时间的顺序,以长笛(或笛声)为线索,将本文的故事补充完整。
①爱听笛声→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再听笛声
【2】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描写父亲的笛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作简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文章第⑨段叙述了《父亲》这首歌的歌词,从上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⑩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
9、请以“一起努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