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碘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B.冰和碘都要经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C.两者都采用了“水浴法”加热,目的都是为了均匀受热
D.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都要升高
2、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碗里液体“沸腾”在不断放热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4、2023年12月,风靡全球的大黄鸭来深圳“上班”了“鸭”!大黄鸭接近6层楼高,下图是游客为大黄鸭和春笋楼拍的照片。大黄鸭在不充气时已达600kg,鸭身还附带有9t的水泥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黄鸭能在水面漂浮是因为它在充气后整体的密度较小
B.图中大黄鸭比春笋楼还高是因为大黄鸭本身巨大,已经超过春笋楼的高度
C.图中大黄鸭比春笋楼还高是因为大黄鸭本身巨大,且距离游客较近,视角较大
D.为了使大黄鸭更完整的拍在照片里,需要增大物距,成更小的像
5、估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长约26dm
B.一大瓶5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kg
C.仁寿的冬天的最低气温约为20℃
D.升国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4min
6、人身上有许多“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长度,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标尺。如图所示为小丽用手估测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宽度的情景,宽度约为( )
A.25cm
B.25mm
C.18cm
D.18dm
7、下列节气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放热
B.图乙:“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图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D.图丁:“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热
8、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深秋的早晨,“雾凇”晶莹﹣﹣凝华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9、以下关于声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鱼所喜爱的音乐吸引鱼群进行捕捞,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间距离
10、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一行白鹭上青天
D.孤帆一片日边来
1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在打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以上物理量均不变
12、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5,运动路程之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5:4
B.9:20
C.4:5
D.20:9
13、近日,为缓解农业旱情、助力森林防火,山东部分地区开展了人工增雪作业。具体措施如下:人为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碘化银送入云层中,促进云中的“水气”结为雪花降落下来。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进入云层的干冰升华
B.云层中的水蒸气汽化
C.云层中的小冰晶凝固
D.云层中的小冰晶液化
14、如图所示,有一个内底面积为足够高的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水中有一内部包有实心合金球的冰块。已知冰和合金球的总质量为845g,合金球的体积为
,此时整个冰块沉底且总体积的一半浸入水中,水深刚好为5cm,当冰块完全熔化成水后,合金球处于烧杯底部且浸没,烧杯中液面升高了2.85c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冰块的质量为493g
B.合金球的密度为
C.烧杯中原来水的质量为215g
D.冰块和合金球的总体积为
15、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一个玻璃钟罩内,然后,用抽气机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再往钟罩内加入空气,听到的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大小有关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6、实验室有一只刻度均匀的不准确温度计,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20℃,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80℃。当实际温度为 60℃时,此温度计的对应读数是( )
A.36℃
B.40℃
C.56℃
D.60℃
17、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
18、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汽车匀速转弯
C.小孩沿直滑梯匀速下滑
D.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19、“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关于节气中物态变化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谷雨”,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白露”,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降”,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D.“大雪”,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20、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为0℃,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不断升高
21、夏天,小明打完篮球满头大汗,他用扇子扇了一下,感觉凉快极了, 因为( )
A.扇子扇来了冷风
B.扇子一扇,降低了空气温度
C.扇子一扇, 加快了空气流动, 加快了汗液蒸发, 蒸发吸热
D.扇子一扇, 加快了空气流动,加快了汗液熔化, 熔化吸热
22、一支粉笔,被用去一段以后,剩下的粉笔
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23、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
24、自然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四则自然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B.雾凇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雾是汽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
25、如图所示是用于治疗运动扭伤的冷冻喷剂,它是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其______装入罐内。喷在伤处会迅速发生______,______热量,温度降低,使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人的伤痛很快消失。
26、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_____和_____来解释。
27、某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长度5次,测得的5个结果是:25.94cm,25.98cm,26.0cm,25.39crn,26.05cm,请你对他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不合理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我国自主研发的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在太空中成功对接.已知目标飞行器在对接前的平均速度约28 000 km/h,经30 min它运行了________km.它们成功对接后,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目标飞行器是静止的.
29、如果用秒表计时,能否计算出抽空罩内空气的时间:_______(填“能”或“不能”),这种确定把罩内空气抽尽的时间的测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所示是小红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红看到的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是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到人眼的距离为______m;如果小红走近平面镜,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2020年6月29日,在我国四川盆地和福建附近出现一次罕见的日环食现象(如图甲所示),它的形成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______传播的缘故。如图乙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家是______,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红色光线的偏折程度最______。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______、蓝叫做三原色光。
32、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___________产生的,在使用二胡之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定弦”,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
3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如图所示)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 ____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______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35、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B蜡烛和__(选填字母序号)蜡烛,目的是__,并选厚度相同(2mm)的__(选填字母符号)作为平面镜.
(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G图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
(3)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重合,此现象说明__
(4)改变A的位置,重复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结论__,A到玻璃板的距离大于B到玻璃板的距离的原因是__
实验次数 | 一 | 二 | 三 |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5 | 4 | 6 |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4.8 | 3.8 | 5.8 |
(5)实验时小芳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了2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
A.4cm B.2cm C.1cm D.0cm.
36、如图所示,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kg/m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因为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据悉2018年美国宇航局派宇航员登陆火星时,就用它做隔热制成宇航服。
(1)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金属块上涂上6×10-3m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kg的炸药爆炸中气凝胶毫发无损。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5m2,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kg?
(2)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重1.3×106N,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kg?(钢的密度=7.8×103kg/m3,g取10N/kg。)
37、在南极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有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种破冰方法是接触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压碎(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1)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的排水体积约为2700m3,求船自身的重力;
(2)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体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减小为900m3,船与冰层的接触面积为8m2,求此时船对冰层的压强。
38、将一个质量为360g的实心合金块,完全放入容积为200mL的杯子内,向杯子中加入120g水恰好能将杯子装满,此时合金块沉在杯底浸没于水中,求合金块的密度是多少?(ρ水=1g/cm3)
39、如图所示,画出木球漂浮在水面时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40、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的特点,我们也可以利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其传播路径和方向。如图是一回声探测仪,从发射换能器的 A 点发出一束超声波,经海底反射刚好被接收换能器的 B 点接收到,请画出超声波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41、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动滑轮支点O,并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