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在第一棒火炬手罗雪娟手中传递,如图火炬的高度约为( )
A.73mm
B.73cm
C.173mm
D.173cm
2、2023年10月31日神州16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如图所示是神州16号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前绕飞地球的情景,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B.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运动的
C.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静止的
3、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一种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20℃
C.在第10min时该物质为液态
D.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4、长春市“两横三纵”快速路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快速路的高架桥上行驶,则( )
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是静止的
D.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5、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不相同的是( )
A.有趣的倒影
B.古代的日晷
C.生动的沙画
D.日食
6、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声能传递能量”这一性质的是( )
A.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
B.用超声波清洗物体
C.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来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
7、小良同学早上走路上学校5min走了0.3km后进商店买东西用了4min,然后继续赶路用11min走了0.9km到学校,小良从出发时到学校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km/h
B.1km/min
C.lkm/s
D.1m/s
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该物质在第10min时全部为液态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该物质是晶体,凝固点也是80℃
D.该物质熔化时间是20min
9、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D.漂流而下的船,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10、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1、墨子和他的学生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各种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日食现象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杯中笔
12、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B.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
C.用体温枪测得小明同学体温为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
13、在“天和号”核心舱中的航天员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天和号
B.地球
C.月亮
D.太阳
14、关于下列生活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上岸后感到特别凉,是因为天气比较凉
B.水沸腾时壶嘴的白气是壶中的水喷出的
C.冬天雪人逐渐变小是熔化现象
D.湿衣服晾在通风的阳光下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15、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为90℃
B.在10~20min过程中,该物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该物质属于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在35~40min过程中,该物质的状态完全是液态
16、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赛龙舟时锣鼓声震耳欲聋,如图所示,选手们在鼓声的指引下整齐地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音调高
B.现场观众通过音色来辨别锣鼓声
C.停止敲鼓,鼓声也立即消失
D.热闹的锣鼓声不可能成为噪声
17、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用到的实验方法主要是转换法
B.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需要改变拨动尺子的力度
C.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不能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D.探究声音音色的影响因素时,需要同时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和拨动的力度
18、下面各图是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以下选项中与其对应的成就有错误的是( )
A.图1是哥白尼,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
B.图2是伽利略,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图3是牛顿,建立了运动三大定律,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D.图4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实现了物理学新的革命
19、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从同一起点一起向东运动的图像如图,由图知正确的是( )
A.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6m处
B.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东运动
D.乙车速度是0.1km/h
20、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A.,
B.,
C.,
D.,
21、谚语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谚语中有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其中一块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误差是由于测量的方法不正确引起的
C.下雪天在教学楼门口铺防滑垫是为了减小摩擦
D.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23、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往往蕴含了物理知识。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侧坐莓苔”时,“稚子”相对于正在走来的路人是静止的
B.“草映身”是“路人”眼里发出的射向“稚子”的光被“草”挡住
C.“遥招手”利用了光传递能量
D.“怕得鱼惊”说明水可以传声
24、图为用水泥砖块铺修地面的情景,下列对于工人手中所拿砖块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宽约100cm
B.体积约
C.质量约2.5kg
D.密度约
25、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游玩,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_____知识来解释.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和”蓝天白云”之中______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3)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1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玉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处;“玉不琢,不成器”,雕刀能够雕刻玉石,说明雕刀的硬度比玉石的硬度______(选填“大”或“小”)。
27、图中35的单位是___________。
28、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8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是_____(选填“超声波”、“普通声波”或“次声波”),因为它_______、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除此之外它还有其他广泛的应用,请试举一例:_______。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_______
(3)一艘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在脸颊上贴了一下,大叫一声,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风暴来临前一般前会产生_____,引起气球内_______,人耳能够听到_______,从而推测风暴来临。
29、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ρA、ρB两种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容器内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甲、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甲,F乙,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则F甲______F乙;
______
。(</=/>)
30、有用功为150J,总功为200J,则额外功为____________。
31、在高速公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如图所示为某段道路的限速标识牌.这是因为同一辆车,当行驶速度增大时,其具有的________随之增大,因此行驶时潜在的危险性也增大.
32、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并显示。测量中,探测系统必须探测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而中央处理器只须运用______________这一简单公式进行运算就能显示出海深。
33、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实施2次轨道修正、2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此后,探测器经历组合体分离、环月降轨及动力下降,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于12月1日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12月3日,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于6日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此后按计划分离并受控落月。12月12日至16日,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完成2次月地转移入射、2次轨道修正后,返回器于12月17日与轨道器分离并重返地球。凌晨1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约5000公里处正常解锁分离,轨道器按计划完成规避机动。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后开始滑行下降。之后,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随后在预定区域平稳着陆。负责搜索回收任务的测控与回收系统技术人员及时发现目标,有序开展回收工作。
根据以上资料,请完成填空:
(1)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月球着陆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以打开降落伞的方式完成最后减速;
(2)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的原因是因速度太快,所以利用延长________减速;
(3)从图中可看出,返回器被高温烧蚀成黑色,高温是因为由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这一过程是通过________改变物体内能的。
34、如图所示,已知物体G重力为24N,AO=5cm,AB=10cm。当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大小等于______牛;若拉力F绕B点逆时针旋转30度角,杠杆仍能水平平衡,则拉力F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想再省力些,可以将物体G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支点一些。
35、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等大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清晰的烛焰像,接下来的操作是将蜡烛向______调,同时光屏向 ______调(填左右);
(4)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图乙所示位置。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光屏下调
.蜡烛上调
.透镜上调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45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小明观察到像的方法是从凸透镜的______向______观察(填左右)。
36、用超声波测海深,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米/秒,如发出超声波后4秒收到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求海水深度。
37、学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图所示,质量为30 kg小朋友佩戴着1kg游泳圈在学游泳。当她在水面上静止时,g取10 N/kg。
求:(1)小朋友和游泳圈受到的浮力;
(2)小朋友和游泳圈排开水的体积。
38、如图所示,冬天,在用水壶烧水时,能看到壶嘴上方有“白气”,针对这种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
(1)“白气”产生的原因?
(2)“白气”是向下还是向上运动?
(3)“白气”为什么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
39、重10N的木块A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A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40、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光路图。
41、(1)如图(1)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50g的小球,画出小球受到力的示意图。
(2)撬棒是生活中常用的劳动工具,如图(2)所示。请画出重物P对撬棒的压力F2,以及人压撬棒的力F1的力臂l1。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