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兰的视力出现问题,如图是她的眼睛成像示意图。现在有甲、乙、丙、丁四种镜片,光分别照射到这四种镜片上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小兰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镜片制成眼镜对她的视力进行矫正。请你判断她选择的是( )
A.
B.
C.
D.
2、小妍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由于用了较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结果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而且两个像之间的距离是10mm,则玻璃板的厚度是( )
A.5mm
B.10mm
C.15mm
D.20mm
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放热
B.夏季,清晨白雾,汽化吸热
C.秋天,叶上露珠,液化放热
D.冬天,美丽“雾凇”,凝华吸热
4、汽车在100km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时间为1h,后50km的时间为0.5h,汽车在这100km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
A.50 km/h
B.66.7 km/h
C.75 km/h
D.100 km/h
5、如图是沿直线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4s内甲做加速直线运动
B.t=0.4s时,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
C.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乙=36km/h
D.甲、乙同时、同地出发
6、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7、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将一枚硬币竖立在高速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8min而不倒,如图所示。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列车
C.房屋
D.树木
8、小明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小明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8毫升
B.大于8毫升
C.等于8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9、如图,小美站在湖边刚好能看见湖对岸一棵树在水中完整的像,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小美所看到树的倒影和看到水里的鱼成像原理相同
B.小美所看到树的倒影和看到水里的鱼的都是实像
C.小美若想看到旁边更高的树完整的像,要继续向岸边走
D.小美看湖底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10、冬季运动会期间,飘落的雪花烘托了运动的氛围,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与雪的形成相同的是( )
A.大雾消散
B.滴水成冰
C.霜打枝头
D.冰雪消融
11、小明在水平运动扶梯上向前走,超越扶梯上站立的小刚,此时( )
A.扶梯处于静止状态
B.小刚相对地面静止
C.小明相对小刚向后运动
D.扶梯相对小明向后运动
1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比从B点运动到D点用时短
B.小球从A点到D点的路程是30m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1m/s
D.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AD段的平均速度
1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是( )
A.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
B.从水面看水中的鱼
C.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 手影游戏
14、以下描述与实际不符的是( )
A.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人的正常体温是38.5℃
C.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
1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6.25m/s
C.7m/s
D.8m/s
16、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信号
B.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C.该导盲手杖需要碰触到物体才能发现障碍物
D.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必须从刻度尺零刻度线量起
B.测量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仪器使用方法不正确
C.一位同学测量课本质量,四次测量结果完全一样,这说明他的结果完全没有误差
D.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
18、如图是一种便携式“声波盒”,工作时可以产生48000Hz的“高频波”使液体振动,从而将放入盒中的物体清洗干净。关于该“高频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人耳能够听见它
D.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19、棉花糖是我们小时候喜欢的一种食品,如图所示。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凝固
B.熔化、升华
C.熔化、凝固
D.升华、液化
2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水的密度是,表明
的水质量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变大
21、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后,测量过程中观察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小明可能进行的正确操作是( )
A.向左移动砝码
B.向右移动砝码
C.平衡螺母向左移,使天平横梁平衡
D.换一个质量小一些的砝码
2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3、小亮在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跑出了12.5s的好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亮的平均速度是8km/h
B.小亮的平均速度是28.8km/h
C.小亮跑前50m一定用时6.25s
D.小亮在相同时间内跑的路程一定相等
24、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80dm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cm
C.一名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50N
D.生活中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25、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得到的信息可知,体积为3cm3的乙物质质量是______g,甲物质的密度为______g/cm3,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______ρ乙(选填“>”、“<”或“=”)。
26、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一只冰墩墩在空间站中抛出,冰墩墩沿着抛出的方向近似匀速直线前进到航天员叶光富手中,这是因为任何物体都具有______,同时说明了物体的运动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7、小丽和同学们一起坐在惠州西湖游船上游玩,他们闻到了阵阵花香,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属于________现象;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出的能量进行发电的,原子核由_________和_______构成。
28、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0°角,则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______(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29、1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kg,体积是_____m3(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ρ水)
30、打雷时,我们知道可能要下雨了,这表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________.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晃动,这表明声波能传递________.
31、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A:用手______划桌面(选填“轻”或“重”),坐在桌子左侧的小华在空气中______听到划桌子声(选填“能”或“不能”),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相同,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声,证明桌子能够传声。
图B: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发出声音时,烛焰被音箱所发声音吹得来回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图C: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半分钟后,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______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霜。
图D:纸的着火点约18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400℃,吹风机吹出的热风温度约60℃。用纸锅装些水。若用吹风机吹出的热风给纸锅加热,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若将纸锅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在水沸腾时,纸锅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燃烧。
32、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根据下图1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可以判定轮船是_____(选填“①②③④”);
①靠近码头 ②可能静止 ③远离码头 ④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如图2中某乘客的机械秒表的读数是_____。
33、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AB区域),这种现象叫______。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下同)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
34、乌鲁木齐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当地水的沸点________10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5、附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 ℃;
(2)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__;
(3)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_(选填“A”“B”“C”或“D”)。
36、某人用如图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关节的功能。重物的质量为2千克,若小腿拉绳使重物在2秒内匀速上升0.4米(g=9.8N/kg)。若不计摩擦,求:
(1)小腿对绳的拉力;
(2)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3)拉力的功率。
37、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17.8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10mm2.(ρ铜=8.9×103kg/m3)求:
(1)铜线的体积.
(2)这捆铜线的长度为多少米?
38、反坦克炮(anti- tankgun)是一种弹道低伸,主要用于毁伤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火炮。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 0.5s 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后又经过 15s 听到爆炸的声音,已知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大炮距坦克的距离;
(2)炮弹的飞行速度。
39、B物体在水平皮带上跟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B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 )
40、如图所示是一条鱼A在水中的实际位置,画出用鱼叉叉鱼时所看到的鱼。
4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