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赣州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 2、夏天,艳阳高照,小明从游泳池出来,感觉非常的冷,因为(  )

    A.气温太低

    B.水温太低

    C.水蒸发吸热

    D.水蒸气遇冷液化

  • 3、霜降是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 4、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源向水池发出一束激光,在水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并在光电屏和池底分别留下光斑PQ,据图分析可知(  )

    A.反射角为50°

    B.反射角为80°

    C.若水面上升,光斑P将向右移

    D.若水面下降,光斑Q将向右移

  • 5、小李在学习物理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更加细致。他看到冬天烧水时壶嘴往外“冒”出“热气”,夏天雪糕周围“冒”出“冷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C.“热气”是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D.形成“热气”的过程会放热,形成“冷气”的过程需要吸热

  • 6、向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甲、乙两种液体。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之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液体的密度为

    B.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

    C.装满液体时,甲液体的体积比乙液体的体积大

    D.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跟液体的体积V成正比

  • 7、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60g             0.8×103kg/m3

    B.20g             1.0×103kg/m3

    C.60g             1.0×103kg/m3

    D.20g             0.8×103kg/m3

  • 8、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的迎面吹来,真实的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 9、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2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 10、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看,容易导致的后果是(  )

    A.远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

  •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B.图乙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图丙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D.图丁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 1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5次,其结果分别为17.46cm、17.47cm、17.30cm、17.48cm、17.49c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结果应记为17.475cm

    B.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C.17.30cm是错误数据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 13、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停止了振动

    D.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轻微了

  • 1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A.0m/s

    B.340m/s

    C.3.0×108m/s

    D.不确定

  • 15、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

    B.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

    C.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

    D.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

  • 16、下列措施属于减缓蒸发的是(       

    A.把新鲜蔬菜装进保鲜袋里

    B.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C.用扫帚将地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D.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头发

  • 17、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 18、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图像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 19、如图所示是教材中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会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脚的作用力

    C.运动员用头顶足球运动方向的改变,不属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不属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0、在物理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 2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透镜取火

    B.水中倒影

    C.水中“折”笔

    D.日晕现象

  • 22、下列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是

    D.人体正常体温约

  • 23、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 2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根据密度公式,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一半

    D.乙的质量是甲的质量的一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如图所示,在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则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若增大水平拉力F,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 26、(1)寒冬,坐满人的教室门窗紧闭,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珠附着在玻璃窗上,水珠会出现在玻璃的_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2)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变成液体后存储在钢瓶中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若将液化石油气钢瓶的阀门打开,让液化石油气快速放出。则钢瓶内的温度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7、一只蝴蝶10s内振翅60次,它振翅的频率为 ______  Hz,这样的频率是在下面表格中 ______ 的听觉范围内.人类 ______  (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 28、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一条大鱼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鱼叉对准虚像B′叉去,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叉到大鱼,你认为真实的鱼所在的大概位置是______(“B′处”,“B′上方”,“B′下方”).

  • 29、普通电灯泡用久了会看到灯丝变细,这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在灯丝变细的同时看到灯泡玻璃发黑,这是   现象.

     

  • 30、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这描述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___,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时,将听不到铃声,此现象可得出真空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 31、和煦的阳光洒向湖边茂密的树林,树荫下的地面上圆形的光斑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________,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

  • 32、黑板反光是黑板表面太________,光容易在这里发生________反射.

  • 33、如图,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______(选填上升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S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_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 34、北京时间2023年08月06日,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处同时产生并向各个方向发出P波和S波。破坏性较弱的P波传播速度是6km/s,破坏性较强的S波传播速度是4km/s。某地震局探测到Р波和S波的时间差为10s,则该地震局:

    (1)先探测到的是 _____波;

    (2)距离震源有 _______km。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海绵的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结论:在________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忽略受力面积的变化,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__(填“>” “<”或“=”)p

    (4)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在桌面上。切割后,桌面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变的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6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 37、目前已经开通了自吉林长春经过林东至新疆乌鲁木齐的火车,下表是长春去乌鲁木齐列车的部分时刻表,里程指的是车站距离长春站的铁路线长度。请计算

    (1)火车自铁岭至林东的运行路程s、时间t

    (2)火车自铁岭到林东的平均速度ν(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站序

    站名

    到达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

    05

    铁岭

    12:58

    13:00

    233km

    ……

    09

    通辽

    18:06

    18:29

    607km

    ……

    12

    林东

    22:00

    22:03

    873km

  • 38、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其缓慢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圆柱体缓慢下降的高度变化情况,求(g取10 N/kg,ρ=1.0×103kg/m3):

    (1)圆柱体从开始位置到刚好完全浸没其重力的功;

    (2)圆柱体完全浸没后液体对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圆柱体的密度。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是观察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图中S是蜡烛的一个发光点,S'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SP的反射光线,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 40、画出在斜面上正在下滚的小球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重心已标出)。

  • 4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中画出电线杆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_______

    2)在图中利用对称法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_______

    3)在图中画出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大致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γ

     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