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能估算出物体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2、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
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过程
C.雾的形成是丙到甲的过程
D.雨的形成是甲到丙的过程
3、被踩扁了的一个乒乓球放到热水中又鼓起来了,这一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密度不变
B.密度变大
C.质量不变
D.质量变大
4、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分别装满酒精和水(已知ρ酒精<ρ水),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实心金属块A、B,使其浸没在液体中,溢出的酒精和水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A=mB则一定ρA<ρB
B.若mA=mB则一定ρA>ρB
C.若mA<mB则一定ρA=ρB
D.若mA<mB则一定ρA>ρB
6、2023年深圳市开展“无噪新舞潮”静音广场舞推广活动。如图所示,舞者一人一副耳机,所有耳机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广场没有大分贝的音乐声,却能展现出有力的舞姿。对广场上不跳舞的行人来说,减弱噪声的主要方式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不能确定
7、为控制噪声对环境的污染,郑州市最近在学校、居民住宅等道路旁,安装了一种在线实时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经过鸣笛时,设备上会显示数字并自动抓拍予以处罚。这个设备上的数字65的单位应该是 ( )
A.Hz
B.dB
C.km/h
D.km
8、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9、“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成功,这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他们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主要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C.太空上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0、下列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D.冬天,用电热水壶烧开水时冒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11、在室温恒定的教室内,小明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C.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在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光屏应该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3、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
B.25cm
C.17cm
D.12cm
14、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8.5℃
B.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0cm/s
D.演奏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min
15、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 )
A.丙丁
B.乙丁
C.甲丙
D.甲乙
16、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30℃的环境中,乙盆放在5℃的环境中,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温度相比( )
A.乙盆水的温度高
B.甲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温度相同
D.无法确定
17、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感冒发烧时体温可达45℃
B.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
D.中学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
18、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C.课桌的高度约为
D.人感到最舒适的温度是
19、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水浴法做“冰熔化”和“碘升华”的实验,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1)两实验采用水浴法最主要的目的相同;
(2)冰和碘都经历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这两个判断(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错误
20、如图所示为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其中涉及的光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农夫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B.农夫在大镜中成放大的像
C.“则见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大
21、如图甲所示,L为凸透镜,为透镜的主光轴,O为透镜的光心,把一个点光源放在透镜的左侧,a、b是点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折射光线。小明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图且确定了点光源S的位置,你认为S真实的位置应在( )
A.S点
B.低于S点
C.高于S点
D.S点、低于S点或高于S点都有可能
22、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骄阳散雾
C.深秋,铁网挂霜
D.寒冬,冻衣变干
23、如图所示,小张站在平面镜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B.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C.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远离平面镜
D.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4、下列图片中,关于器材的使用方法或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
A.用mm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2.20cm
B.停表读数为337.5s
C.把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
D.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调节天平平衡
25、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
26、身高为1.6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米,此时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米,现在人远离镜子0.5米,此时镜中的像高_________米,像离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米。
27、如图甲所示模型,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沿水平方向切去该模型一定高度h,并将切去部分如图乙所示平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模型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1随切去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B的质量为4kg,切割之前,B对A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当该模型切去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2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1的4倍时,将切去部分平放入底面积为800cm2、高为30cm的柱形水槽底部,往水槽中缓慢加水,直至水面与B的上表面相平,此过程中切去部分始终沉底,则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28、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电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当小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他的动能将,重力势能将_____,机械能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9、因为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______(填“发出的红外线”或“反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的像将以______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
30、用手拿住拴着石子的绳子,使石子在空气中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手还必须不断地用力拉着绳子,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保持”)石子的运动状态。
31、小阳要测量大豆油的密度,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根据图示的方法和数据计算大豆油的密度是_____kg/m 3 。
32、战斗机在空中加油时,战斗机与加油机必须保持相对__________,此时战斗机与加油机之间__________发生机械运动(填“有”或“没有”).
33、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生饺子刚下锅的时候会立即沉入锅底,此时它所受的浮力______重力,煮熟时会浮出水面,浮在水面上的饺子所受的浮力______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热气球是利用球内的热空气比球外的冷空气的密度要________而能够上升的,当热气球的体积达到最大时,再继续加热时,则球内的气体质量________.
35、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A.B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A板沿E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B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F: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
2 | ||
3 |
(1)实验前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多次改变______的方向,观察并记录______的大小;得到的数据如上图表所示,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若将B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B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6、质量为8t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卡车行驶时,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37、如图所示,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下表面距离水面0.08m,求:取(g=10N/kg)。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3)若在木块上面放一个铁块,木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铁块没有浸入水中),则铁块的重力是多少?
38、国际马拉松比赛中的半程马拉松距离21km,某次比赛中半程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70min。求:
(1)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选手途经一个风景区内某全长2600米直线路段,以平均速度计算这名选手通过该直线路段用了多长时间?
(3)设马拉松队伍通过该直线路段时长度不变,队伍匀速前进的速度为4m/s,整个队伍从进入风景区到全部通过该直线路段共用时750s,马拉松队伍有多长?
39、在图中,重为3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受到的浮力F浮。
40、画出下图中发生的所有反射和折射光线(注意标明法线)
41、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入射光线,画出它们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