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测量烧杯内水的温度的4种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底面积为50cm2、高为12cm的薄壁圆柱形容器(质量忽略不计),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液体,液面高度为10cm,将其放于电子秤上,示数如图甲所示。现将一质量为1.17kg的不吸水金属球轻轻放入杯中沉底后,发现有液体溢出杯口,待液面稳定后将容器外壁的液体擦干再平稳地放在电子秤上,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该金属球空心部分注满水,则其总质量为1.22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液体的体积为400cm3
B.溢出液体的体积为80cm3
C.该金属球的体积是180cm3
D.该金属球注满水后的平均密度是12.2×103kg/m3
3、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
A.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B.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D.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
4、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B.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约10s
D.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g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6、短跑运动员在100m跑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1.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m/s
B.10.1m/s
C.10m/s
D.11.2m/s
7、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木块长度
B.测木块质量
C.测液体温度
D.测液体体积
8、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用放大镜看书——光的直线传播
C.镜中花,水中月——光的折射
D.皎洁的月光——光的反射
9、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图中的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10、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12、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3、2023年10月1日,林雨薇在杭州亚运会田径女子100m决赛中,以12. 74s的成绩夺冠。夺得金牌之后,林雨薇也是喜极而泣,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在这次100m比赛中,林雨薇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15m/s
B.8m/s
C.25m/s
D.30m/s
14、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
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15、如图是沿直线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4s内甲做加速直线运动
B.t=0.4s时,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
C.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乙=36km/h
D.甲、乙同时、同地出发
16、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来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
B.发令员通常会佩戴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
C.在终点的计时员应该听到枪声再计时
D.裁判员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来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
17、如图,附中初二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来验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两个实验,以下两位同学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彭认为在图甲实验中,三次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应该相等
B.小涂认为在图乙实验中,小车会减速是因为惯性在木板、棉布、毛巾上逐渐变大
C.小彭认为在图甲实验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受到砝码和木板的力相互平衡
D.小涂认为在图乙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1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B.一支圆珠笔的长度约为
C.成人正常走一步的距离约
D.通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用时约
19、在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除了要测物体的体积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长度
B.时间
C.质量
D.温度
2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21、电影中,演员很轻松地举起一个大“铁狮子”,最适合制作“铁狮子”道具的材料是( )
A.铁
B.泡沫塑料
C.铝合金
D.石头
2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甲、丙的音调不同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D.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23、一个瓶子最多装1kg水,用这个瓶子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 )
A.大于1kg
B.小于1kg
C.等于1kg
D.无法判断
24、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f1<f2
D.两次在光屏上成像一样大
25、站在河边看到清澈水中的游鱼和山的倒影,实际看到的是鱼和山的__像。(填“实”或“虚”)
26、小军同学周末和同学一起骑自行车以时速15 ______去灵山游玩,据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饶县志》所记,灵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 ______。
27、如图所示透镜中,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_。
28、甲用皮尺,乙用学生常用的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cm,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___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___。
29、学会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下列测量仪器你“会认”、“会读”吗?
(1)如图所示,测得物体A的长度是 ________ cm;
(2)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___________ s。
30、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________(选填“质量”、“惯性”或“动能”);上坡过程中,汽车的重力势能_________。清扫路面垃圾的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清洁车沿水平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31、此机械停表显示的是第一式的打坐时间,它的读数是_______s.
32、小刚将重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推动4m,用时10s,小强所用水平推力为60N,则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J,推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推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3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实验室里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实验室测质量的工具是______。
34、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为3:1,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______;如果将液体甲倒去一半,液体乙倒去四分之三,则剩余的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如图所示。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通过观察表格可知,该透镜的焦距等于___________。
(2)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光屏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
(3)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物距/cm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像距/cm | 13.5 | 14 | 15 | 16.7 | 20 | 30 |
①蜡烛从A点逐渐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逐渐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②第6次成像后,为了第7次成实像,在光屏、透镜、蜡烛三者中只移动一样。则应移动___________。
(4)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6、如图所示,这是某大学机器人研究团队研发的新一代“绝影”四足机器狗,其体重40kg。若它站立时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50 cm3,g取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绝影”机器狗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2)“绝影”机器狗负重200N爬上3m高的台阶时,对重物做了多少的功?
37、张先生驾车从内江几乎沿直线经过资中到成都旅游,汽车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资中,休息0.5h后,再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5h到达成都.求:
(1)内江到资中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内江到成都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8、篝火晚会上小强发现,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看到他们在晃动,他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他将眼睛闭上一会儿,再认真去看,还是感觉到他们在晃动,小明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帮他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自然界中,与此相似的现象还有哪些,请举一例?
39、在下图中,画出以初速度v沿斜面减速上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40、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41、静止在某斜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