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呼伦贝尔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学校组织的兴趣社团活动中,无人机备受同学们的喜爱。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小明说无人机是运动的,小明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教学楼

    B.操场上跑步的同学

    C.站在原地的同学

    D.操场上的球门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表示体积为1m3铜的质量为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 3、有厂家发明了一种驱狗器,按下开关,发出特定频率的声波,狗听见不敢靠近,人却听不见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狗听见的声音不是由驱狗器振动产生的

    B.人听不见,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人听不见,是因为驱狗器发出的特定频率的声波不在人耳听力范围内

    D.狗能听得见,是因为狗的耳朵很灵敏,能听见响度很小的声音

  • 4、甲、乙两辆车,沿平直的公路同向行驶。某一过程中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前10s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7秒时甲乙两车的速度差是3m/s

    C.8~10秒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远离甲车

    D.第20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

  • 5、2023年深圳市开展“无噪新舞潮”静音广场舞推广活动。如图所示,舞者一人一副耳机,所有耳机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广场没有大分贝的音乐声,却能展现出有力的舞姿。对广场上不跳舞的行人来说,减弱噪声的主要方式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不能确定

  • 6、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语音识别系统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

    D.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发源地减弱噪声

  • 7、《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月食

    B.阳光下的树影

    C.玻璃幕墙反光

    D.手影游戏

  • 8、炎炎夏日,防溺水是重要的暑期校园安全工作之一、在不熟悉的水域,千万不要冒然下水,以免对水的深度估计不足而发生危险。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错觉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9、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翟志刚在飞船内可直接与刘伯明、景海鹏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的原因是(  )

    A.飞船有空气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 10、下列描述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五四运动

    B.火箭升上天空

    C.心情激动

    D.小明长高了

  • 11、赤峰地区四季分明。气温的变化形成了独将的自然景观,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熔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C.秋天枝头上的霜

    D.冬天屋檐下的冰柱

  •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月球上的岩石被带到地球上,其质量变大了

    B.一块银锭被压成了银饼,其质量变小了

    C.一块冰熔化成了水,其质量没有变化

    D.1kg块的质量比1kg木头的质量大

  • 13、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到达600m处时,甲车用时比乙车用时长

    C.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第20s到第30s之间的平均速度乙车大于甲车

  • 1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乙物质的密度为

  • 15、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B.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

    C.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近视眼

    D.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凸透镜矫正

  • 16、天上的白云是(  )

    A.水蒸气

    B.凝华形成的小水滴

    C.液化形成的小冰晶

    D.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和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 17、光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以呈现。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筷子插入水中的部分“折断”了是光的色散现象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D.师容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 18、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行船和岸边

    B.都是岸边

    C.岸边和行船

    D.都是行船

  • 19、罗一郎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做出了五次记录结果,12.5cm,12.6cm,12.7cm,15.2cm,12.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12.6cm

    B.12.62cm

    C.12.7cm

    D.12.74cm

  • 20、如图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选用量程为-3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 21、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 22、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50mL

    B.我们平常使用的笔的质量约为0.5kg

    C.上自习课时,同学们脉搏跳动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0.3s

    D.初三同学一拃(张开的拇指和中指指端之间的距离)的距离约为20cm

  • 23、游客在山西名胜古迹莺莺塔侧以石扣击,竟能听到塔上发出清脆悦耳的蛤蟆声,游客能分辨出是蛤蟆声主要依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 24、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棒,剥开包装纸之后有“白气”出现,这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升华

    C.凝固

    D.液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下列实例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_____________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屏障;监考老师稳步轻声;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睡觉时关紧门窗;手机静音;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在校园内植树;安装隔音窗户;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

  • 26、如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物质

    固态酒精

    熔点

    660℃

    0℃

    ﹣117℃

    (1)水在﹣5℃时是   态;

    (2)铝在800℃时是   态;

    (3)酒精在﹣100℃时是   态.

     

  • 27、古人曾发现在高山上有“煮米不成饭”的现象,当时人们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所造成的。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______(选填“高”或“低”)。导致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所造成的。

  • 28、赣州市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们到街头巷伟用小铲刀消除违规张贴的“小广告”.用久的铲刀被磨去了一部分,与使用前相比,它的质量______;刀片的密度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9、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如图所示,装入质量相同的水,但都没有装满,三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pp,其中最大的是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FF,其中最小的是_____

  • 30、寓言“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不懂得______;诗句“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

  • 31、2014年6月13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隆重开幕.我们通过电视机观看直播时,信号是通过________传递的.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________

  • 3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可得最高气温是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

  • 33、如图,一氧气钢瓶的容积为0.2m3,内储有气态的压缩氧气(简图如图1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已知此时氧气密度为3kg/m3,瓶外空气密度为1.09kg/m3,求:

    (1)求出图1中氧气的质量为______kg;

    (2)若恰好使用了一半的氧气,此时气体分子图像应该是______,(选填“A”、“B”、“C”、“D”),剩余氧气的质量应当是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

  • 34、如图是常用的测温枪,它是利用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教室,看到老师利用无线投影仪播放影像。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在屏幕上发生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使全班同学能在各个不同位置共同观看,这种反射______(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器材:铁架台、带刻度的杠杆、若干重为0.5N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和细线。

       

    (1)如图甲,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消除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________

    (2)如图乙将钩码悬挂在杠杆上,调整钩码数量及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得到如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1.0

    0.05

    1.0

    0.05

    2.

    1.5

    0.10

    0.5

    0.30

    3

    2.0

    0.15

    1.5

    0.20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用公式表示)。

    (3)如图乙,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选填“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不增减钩码,为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4)如图丙,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5)如图丁,在图丙实验的基础上,将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此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__,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夏季炎炎,江津区引入了全液压多功能抑尘车,它可以利用高压原理向空气中喷洒细小的水雾,达到去尘降温的效果。如图所示,该抑尘车质量为12 t,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0.4m3,求:

    (1)该抑尘车受到的重力;

    (2)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 37、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某规格的集装箱装满货物时总质量为20t,集装箱参数如表格所示,g10N/kg

    类型

    内长/m

    内宽/m

    内高/m

    自身质量/t

    普通箱

    5.93

    2.35

    2.35

    2.25

    (1)若集装箱吊车在2min内把装满货物的集装箱匀速竖直向上吊起36m,该集装箱上升的速度是多少km/h

    (2)集装箱装满货物的总重力为多少?

    (3)若该集装箱体所用材料密度为2.5×103kg/m3,则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多少?

  • 38、建筑公司用长25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的砖铺设人行道,已知砖的密度为1.5×103千克/3

    (1)求一块砖的质量。

    (2)如果一辆货车一次最多允许载货5.4吨,它一次最多能运多少块这种砖?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为一个重为3N的足球在空中飞行,请在图中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 40、如图,杠杆的B点挂一个重物G,现要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F1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画出F1的示意图。

  • 4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下图中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