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等动作,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2、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打斗,该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社群行为
3、有明星为了减肥而吞下了蛔虫卵,利用蛔虫抢夺自身的营养,但也造成了营养不良的恶果,蛔虫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4、动物界的第一大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5、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淡水中,利用触手探寻和捕获猎物
B.血吸虫等寄生虫终生都生活在寄主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入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
D.节肢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有一对触角
6、小说《寂静的春天》描述的是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等动物、只有人类和植物的世界。野生动物的消失( )
A.是其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的
B.与人类活动无直接关系
C.对全球生态环境没有影响
D.能增加野生植物的种类
7、小明看见广告上说:“舒肤佳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存活”。为了验证这一说法,他和小聪两人分别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聪的实验比小明的实验更合理
B.手指涂按培养基之前,培养基必须进行高温灭菌
C.“手指往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的操作相当于接种
D.按手指后,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8、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蛭唾液中有蛭素可生产抗血栓药物
B.沙蚕是鱼、虾等的饵料
C.蛔虫、蛲虫会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内,但是对人体无害
D.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9、被称为噬菌体的是( )
A.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细菌病毒
D.真菌病毒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
B.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它们都是主要的遗传物
C.每个DNA 分子上都只有一个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
D.科学实验证明, DNA是染色体的载体
11、我国传统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切脉”的部位是( )
A.毛细淋巴管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
12、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酱油的制作——利用了霉菌的发酵作用
C.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13、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
A.脑容量增加
B.群居生活
C.奔跑飞快
D.后肢粗壮
14、《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见,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近亲不能结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理由是( )
A.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大
B.近亲结婚导致男女比例失衡
C.近亲结婚容易导致家庭不和睦
D.近亲结婚生育的孩子都不健康
15、生物社团的同学利用周末参观了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场,参观后,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激烈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
B.蘑菇的根可吸收水和无机盐供给植物体光合作用
C.蘑菇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D.蘑菇的菌丝有细胞壁、细胞核等细胞结构
16、2022年11月,上海海关在入境邮件中查获232只钝口蝾螈。这种动物被宠物商家冠名为“六角恐龙”,实际上它是一种外来入侵生物,放入自然环境,极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下列关于这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物属于两栖动物
B.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C.它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D.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17、用性引诱剂杀灭农业害虫是利用( )
A.昆虫的取食行为
B.昆虫之间的通讯
C.昆虫的学习行为
D.昆虫的迁徙行为
18、下列从土壤中捕捉到的小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蜈蚣
B.蚂蚁
C.蜘蛛
D.鼠妇
19、生物圈内各生态系统的关系是( )
A.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有联系
B.没有明显的地域界线,生物之间没有联系
C.相互独立,彼此互不相干,互不联系
D.有明显的地域界线,生物间偶有联系
20、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B.有翅昆虫能飞,扩大了生活范围
C.行走是人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D.滑翔是飞行动物省力的运动方式
21、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_中,用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也可在水中游泳,用______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22、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从青松、玉米、满江红、青蛙、罗氏虾、海马、海豹中选择合适的生物,并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图解。
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
2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________对称;________扁平;有口无肛门。
2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的________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句话说明生物的________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25、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回答:
(1)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____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2)大风对海岛上的昆虫起了____________作用.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_源:
26、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___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___的多样性。
27、染色体是由__和________组成的,其中后者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8、生物性状的变异是 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29、蛔虫寄生在人的______内,体表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
30、鱼类大约22000种,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一般为________,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31、将对应的选项连接起来
32、传染病的病原体只能通过食物、空气、昆虫叮咬以及接触来传播。(______)
33、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结构①~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______,它是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
(2)能正确表示从手指被马蜂蜇至缩手过程的神经传导线路是:________(填序号)。
(3)小瑜手指被马蜂蜇后立即缩回属于____反射。
(4)人的手不慎被针刺,会缩手和形成痛觉。会缩手的原因是:手部皮肤中有图中[ ]_____,发生缩手反射和形成痛觉的先后顺序是:( )
A.先缩手,然后形成痛觉 B.先形成痛觉,然后缩手
C.缩手反射与痛觉同时发生 D.通常没有一定的顺序
34、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使个体得以生存并能延续种族。 图是小新绘制的生物进化树,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①是蜜蜂,比较蜜蜂和蚯蚓两种动物。 从外部形态看,虽然它们都分“节”,但蜜蜂身体还分为_____________ 三部分,还具有分节的足和触角,且体外有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作用的_________。
(3)相比青蛙,扬子鳄更适应陆地生活,这是因为它具备以下特点:体表覆盖__________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完全用______呼吸。大熊猫和扬子鳄相比,子代成活率高,是因为大熊猫的胚胎发育方式为 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