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云林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北京的同学早8点上第一节课,新疆喀什的同学却是10点上第一节课,这与两地的(   )有关

    A.东西经度差异大 B.南北纬度差异大

    C.海拔差异大 D.海陆差异大

  • 2、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处是我国最大工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攀枝花是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为(     

    A.可就近获得马鞍山铁矿的铁

    B.泯江可以就近提供清洁水源

    C.地处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D.可就近获得攀枝花地区的铁矿和煤矿

    【3】长江流域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①沙尘暴严重 ②洪涝灾害严重 ③酸雨严重 ④地震频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3、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镇三级

    B.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C.我国共有32个省级行政区

    D.我国有1个特别行政区

  • 4、读某地理现象成因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象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春旱

    【2】最易发生该气象灾害的地区是(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 5、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虚拟现实技术(VR)属于(     

    A.冶金工业

    B.机械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航空航天工业

    【2】(承上)发展该工业的关键是(     

    A.辽阔的土地

    B.科技和人才

    C.廉价的劳动力

    D.丰富的水资源

  • 6、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漏斗群之一.沧州市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下列关于漏斗群造成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

    A. 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B. 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

    C. 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将导致当地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 7、四川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络绎不绝,一个小朋友记下了这些车牌号:鲁 H09635、京 A5558、皖 K5624、晋L2378。这些车辆分别来自

    A.山东  北京  安徽 山西 B.湖南 广东  福建  山西

    C.湖北  广西  上海  陕西 D.河北  广东  福建  山西

  • 8、吃在中国,中国享有“烹饪王国”,读图完成小题。

    【1】下列菜系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序号搭配正确的是(     

    A.川菜——①

    B.粤菜——②

    C.皖菜——③

    D.闽菜——④

    【2】我国食材丰富多样,主要利益于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炎热干燥

    C.气候复杂多样

    D.以热带气候为主

  • 9、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

    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

     

  • 10、下列有关于贵州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

    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D.贵州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爆布等

  • 11、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其原因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相间分布

    C.我国东临太平洋,降水充沛

    D.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 12、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拥有的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D.铁矿资源

  • 13、我国南极科考站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的作用是( )

    A. 防寒保暖   B. 防止积雪融水进入   C. 防止紫外线辐射   D. 防大风积雪掩埋

     

  • 14、2020年9月22日,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运城市万荣县隆重举行。结合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万荣县靠近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B.②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干旱

    C.③地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④地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3】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     

    ①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②重视春播的生产环节

    ③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④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澳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下列景点位于澳门的是( )

    A. B. C. D.

  • 16、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山东

    B.陕西

    C.上海

    D.新疆

     

  • 17、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广州

    B.武汉

    C.上海

    D.哈尔滨

  • 18、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及流经河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及流经河流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云一黄河

    B.②一粤一闽江

    C.③一鄂一长江

    D.④一黑一淮河

    【3】我国各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有“菜”“川菜”“鲁菜”等八大菜系,其中“粤菜”主要分布在上图中哪个省级行政区域(     

    A.①

    B.②

    C.③

    D.④

  • 19、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C.没有大盆地的地区

    D.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大豆

  • 2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天上”和“海”分别指( )

    A.唐古拉山 东海 B.祁连山 黄河

    C.巴颜喀拉山 渤海 D.横断山 南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东北平原的土壤是________;位于南方南部的海南岛地区,其耕作制度是________.

  • 22、世界人口分布是______的,亚洲的_____和南部、_____洲和北美洲的_____等中低纬度的_____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 23、201510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   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 个孩子政策

  • 24、我国的土地日是每年的

     

  • 25、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____带,没有地区位于____带。

  • 26、读中国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邻国:①__________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⑤________海域:⑦________大洋:⑨________

  • 27、著名的东北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貂皮。

  • 28、黄河部分河段在__________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 29、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是____,中、下游分界点是____

  •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中国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

    A.海陆兼备的国家 B.岛国

    C.内陆国 D.内陆国兼岛国

    (2)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  )

    A.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B.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3)请填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名称:

    邻国__________,邻国_________,临海__________,

    内海__________河流_________,首都_________。

     

  • 3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亚欧大陆内部,风向为偏____风;随着冬季风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___________(升高/下降)。

    (2)表示我国夏季风的是:图___;夏季风的进退不稳定就会导致_____灾害。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来自太平洋的_____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_____季风,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3)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季。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__递减。

  •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是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A、B是我国主要的两条河流。

    (1)乙、丁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丁区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

    (2)从耕地类型看,甲地区是________,乙地区是________。造成甲、乙两区域粮食作物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3)丙区域其典型自然特征是________,区域内分布有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____;太阳能资源丰富,有“日光城”之称的是________(城市名称)。

    (4)丙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是________

    (5)说出B河中下游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

  • 3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区域中,受夏季风影响比较大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区域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气温、降水)。

    (3)丰南区位于图中的________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本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图中分界线①②③,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基本吻合的是________,根据地势高低作为主要确定因素的是________

    (5)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主要生活在图中的________地区。

    (6)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B区域的是(_____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初冬或初春时节,河水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时,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河道的现象,造成河流水位上涨,河水泛滥,形成凌汛。

    材料二:黄河水系图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山脉,注入我国的____海。

    (2)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段位于____(上、中、下)游,该河段指的是____之间的黄河干流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3)我国1月____℃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线分布。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所以冬季有____现象。

    (4)图中①②③河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是____(填序号)。从材料一中提供判断依据____。有“地上河”现象的河段是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