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是( )
A. 西南林区 B. 西北林区
C. 东南林区 D.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
2、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棉花 B.阳光 C.汽油 D.钢铁
3、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哪两个点的连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布界线(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关于图中⑤地所在的温度带及作物熟制,正确的是( )
A.中温带、一年一熟
B.暖温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热带、一年三熟
D.亚热带、一年两熟或三熟
4、关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多种多收
B.修筑梯田,种植茶叶
C.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护坡林草带
D.大量增加放牧的牲畜数量,逐水草放牧
5、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F处地形为(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3】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H处可仰望飞瀑
B.F处较K处更陡
C.P处河流自东向西流
D.观景亭海拔在550米以上
6、2021年1月6日寒潮来袭,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8℃,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为降低寒潮带来的损失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躲在树下②加强监测预报③添衣保暖④完善城市蓄水、排水系统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水果主要盛产于暖温带的是( )
A.橘子、哈密瓜 B.苹果、梨 C.香蕉、芒果 D.椰子、木瓜
8、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设置了上海、广西桂林、四川凉山、黑龙江哈尔滨四地分会场,分别以“光、水、火、冰”为创意源点,充分发挥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和城市特色。读中国政区图,完成问题。
关于春节联欢晚会四地分会场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B.②省区以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黄土地貌闻名
C.③是四川省,该省的简称是川或黔
D.④是我国纬度最高、最晚看到日出的省
9、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
10、寒假期间,小明计划外出滑雪和看冰雕。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他最应该去(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黑龙江省
D.四川省
11、下列四副地形剖面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12、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普遍种植小麦,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这个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3、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貌的是( )
A.黄土戈壁
B.黄土梁、黄土丘陵
C.喀斯特地貌
D.黄土塬,川
1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D.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15、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宁夏西海固群众在政府援助下移民搬迁到闽宁镇,改造荒滩、开拓家园的故事。下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西海固相比,闽宁镇的自然优势条件为( )
A.地势平坦
B.沙漠广布
C.交通便利
D.降水较多
【2】西海固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海固脱贫过程中,与因地制宜原则相违背的是( )
A.守山护山,发展生态旅游
B.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C.保持水土,留住绿水青山
D.升级电网,完善基础设施
16、(题文)我国江西庐山之所以成为夏季避暑胜地,是因为其
A. 纬度较高
B. 瀑布较多
C. 距海遥远
D. 海拔较高
17、“白山、黑水”“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描述的是哪里(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18、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C.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D.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19、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B.地跨寒、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C.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
D.东西跨经度广,产生了时差
20、读我国耕地、水资源、人口比重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地多人多,水资源充足
B.我国南方地少人多,水资源短缺
C.我国北方地多人少,水资源短缺
D.我国北方地多人少,水资源充足
21、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最长的界河是_________
22、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的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把黄土高原、 的又常称为“黄土地”。南方地区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被称为“ ”
23、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______ 部和 ______ 部.
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如图所示。
(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政策的实施。
(2)通过阅读材料,你能获取的信息有哪些?任写两点即可。(如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上升)①____;②____。
(3)据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地区。
25、从北向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________、亚热带、________。
26、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主要来源于_________和_________。
27、读图“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填写表格。
| 铁路干线名称 | 起止点及途经城市 |
南北干线 | 京沪线 | __________ |
京九线 | __________ | |
京哈线 | __________ | |
京广线 | __________ | |
太焦—焦柳线 | __________ | |
宝成—成昆线 | __________ | |
东西干线 | 京包—包兰线 | __________ |
陇海—兰新线 | __________ | |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 __________ | |
滨洲-滨绥线 | __________ |
28、________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位于________ 海
29、________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方法之一;________可以有效调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时间分配不均)。
30、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 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 ,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律.
31、龙卷风多形成于暖湿气流交汇的平坦地区,美国龙卷风数量多且强度大,被称为“龙卷之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本土东部濒临的大洋是____。
(2)龙卷风多发于美国的中部地区,原因可能是:①地形方面:该国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为高大的____山脉,中部为广阔的大平原,东部为低缓的山地,地势____,有利于气流长驱直入。②气候方面:春季,来自____的寒冷气流与来自____的暖湿气流在中部交汇,形成强对流天气,为龙卷风的形成提供条件。
(3)美国农业发达,农业具有生产区域____、机械化和商品化特点,龙卷风对美国农业影响严重,请简述美国小麦区分布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一条即可)
32、读秦岭——淮河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注出秦岭、淮河的名称。
(2)比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完成下表。
33、读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湖北省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武汉的气候类型是____,冬季气候特点是____。
(2)据图信息判断该省的地势特点是____,东部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
(3)该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油料作物是____。
(4)图中城市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
(5)该省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请分析其有利条件____。
34、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1)在图中填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位置。
(2)三级阶梯的特点: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青藏高原,号称“____”。第二级阶梯:海拔在____米以上,以____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米以下,以____为主。
(3)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沿36°N剖面)图,中国地势____----____,呈____分布。
(4)地势的影响:海上湿润气流易深入内陆,形成____,利于农业生产;我国大河大多自____向____流,便利东西交通;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____资源极为丰富。
35、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区域与B区域的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和河流是:___________,它大致与我国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并与1月____℃等温线大致相吻合。
(2)在图中,黑龙江省所在的区域是______(填字母,以下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在的区域是______,西藏自治区所在的区域是________。
(3)ABCD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是位于________。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我国_______地区的真实写照;“远看成山,近看成川,峰峦绵延、山势雄浑。”是对我国_______地区的真实写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