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地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A.春风不度玉门关(甘肃省)——与夏季风的影响有关
B.青藏高原盛夏凉——与纬度位置有关
C.华北平原春干旱——与海陆位置有关
D.天涯海角(海南省)严冬暖——与地形影响有关
2、我国东部地区受海洋的影响大,降水充沛,利于农业生产,这种优越性是( )
A.纬度位置优越
B.海陆位置优越
C.半球位置优越
D.邻国位置优越
3、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 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 1月0℃等温线 D.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4、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图反应出我国地势特征中的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地形复杂多样
D.山区面积广大
【2】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①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其西侧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雪峰山
【4】关于我国地形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B.地势西高东低,利于中西部地区形成丰富降水
C.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为林业、牧业提供有利条件
D.受地形地势影响,我国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印度洋
5、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该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6、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7、农谚是指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谚语,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绿水青山看中国》节日中出现过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
【2】“山北”黄牛下地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青稞
C.小麦
D.花生
【3】下列叙述属干“山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
①以水田为主 ②作物一年一熟 ③水产养殖发达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苹果、甜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下列人类活动方式可取的是( )
A. 在黄土高原上退耕还林 B.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C. 在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 D. 在内蒙古草原上垦荒种粮
9、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D.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带
10、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可以分为三级阶梯,下面位于第二阶梯的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
11、贺兰山不是下列哪些地区的分界线( )
A. 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 B. 草原和荒漠
C. 暖温带和中温带 D. 季风区、非季风区
12、近期全国多地开始大规模限电,广东开始执行“开二停五”的限电措施,每周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实现错峰轮休。关于限电令的实施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降低因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
B.我国能源供应形势仍然较为紧张
C.促进高耗能产业进行升级
D.通过限制使用,提高电价
1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大聚居、小杂居、交错杂居
C.平均分配居住,没有特点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4、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哪一条纬线?( )
A.北回归线 B.南纬23°26'纬线
C.北极圈 D.赤道
15、对下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①山的南侧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牦牛在觅食
B.②山的南侧千里戈壁,沙漠广布
C.④山的东侧水田连片,秋季稻谷飘香
16、我国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东南沿海
B.西北内陆
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
17、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我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其中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A.库布齐沙漠
B.巴丹吉林沙漠
C.库木塔格沙漠
D.塔克拉玛干沙漠
18、读下列四大洲轮廓图,完成问题。
关于四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大洲均为发达国家
B.②大洲经济落后主要在于其资源贫乏
C.③大洲内河航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D.④大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19、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
A. 省、市、县 B. 中央、省、县 C. 省、县、乡 D.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0、秦直道主要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1、人们常用“_______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_________。试举一个例子(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
2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
24、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________。
25、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______、______、______。
26、请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在表中用“√”表示)
货物类别和数量 | 起点至终点 | 铁路 | 公路 | 河运 | 海运 | 航空 |
500万吨铁矿石 | 澳大利亚—上海 |
|
|
|
|
|
10箱急救药品 | 北京—哈尔滨 |
|
|
|
|
|
1万吨煤炭 | 山西大同—秦皇岛 |
|
|
|
|
|
40吨西瓜 | 海林—牡丹江 |
|
|
|
|
|
7000吨稻米 | 武汉—重庆 |
|
|
|
|
|
27、综合各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将我国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成都位于________地理区域。
28、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
29、我国位于______ 大陆的东部,_______ 洋的西岸。
30、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实际上是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_______平原构成。
3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北京的小华暑假与家人游览祖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序号Ⅰ、Ⅱ、Ⅲ、Ⅳ),感知风土人情,品尝特色美食。小华为了当好“导游”,搜集了图文资料,并求助于微信好友。读图,帮小华解决以下问题做好出游准备。
(1)小华计划先去看壮观的壶口瀑布,该瀑布所在的河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过的地理区域是__________西北地区__________(填四大地理区域名称);然后到①__________山脉喝一口清冽的矿泉水;要亲身体验南北方环境的差异,他们就必须跨过秦岭——淮河一线,图中表示该线的是__________。
(2)请协助小华完成表格内容。
区域 | Ⅰ区域 | Ⅲ区域 | Ⅳ区域 |
主要农业类型 | 畜牧业、______农业 | 种植业 | 畜牧业、______农业 |
必备的旅游物品及原因 | 物品:口罩润唇膏、防晒霜等。 原因:气候______且风沙大,太阳辐射强烈 | 物品:雨伞、驱蚊液等原因:夏季______,蚊虫多 | 物品:氧气袋、厚外套等原因;冬寒夏凉,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
小华一家来到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说到的区域“在一些平原地带,人们找不到开窑的山坡,于是发明了另类的窑洞地坑院。修建地坑院时,人们先在平地上挖出方形的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挖出窑洞。大多数人家的院中会栽一棵树,树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小心掉进地坑……”。左图是渭河流域图,右图是陕西威阳市附近地坑院景观。
(3)读图小华所描述的地坑院分布在______(填地形区名称)。该地区适宜建地坑院的自然原因有______。(双选题)
A. 土层深厚不易坍塌 B. 防寒避暑冬暖夏凉
C.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D. 全年的降水量较少
32、小明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途中翻过了_______山脉,穿越了_______高原,从我国地势第_______级阶梯进入了第_______级阶梯。
(2)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这条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来到拉萨,小明感到很纳闷,这里的纬度并不高,为什么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
33、下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地的纬度________,丁地的经度________。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向。
(3)清明时节,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4)地球自转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____ ____。
(5)甲、乙、丙三地中,先看到日出的是_ ___。
34、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字①所表示的铁路干线是____;字母 B所表示的铁路交通枢纽是___。
(2)图中②铁路主要跨越了两个省区,从B到C即从________(省区简称)到_______(省区全称)。
(3)一游客从图中A城市出发走最近线路坐火车经成都到昆明旅游,将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终点昆明所属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
35、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温度带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C和D温度带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一线,大致与一月________℃等温线吻合。
(3)写出以下地区所属的温度带。
塔里木盆地:________,
四川盆地:________,
华北平原:____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