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2、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3、2021年7月20日至7月21日,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纷纷驰援河南。下图中表示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连通①大洋和②大洋的运河是苏伊土运河
C.根据大陆漂移假说,大洋①会增大,大洋②会缩小
D.大洋①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5、来自美国的狄马克到北京想体验一下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下列建议不太恰当的是( )
A.走进胡同与四合院
B.看京剧
C.参观故宫
D.看高楼大厦
6、我国内地的旅客,去澳门的目的多为( )
A.采购农产品
B.采购矿产品
C.旅游、博彩
D.进行科学考察
7、下列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密度各地没有多大差别 B. 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 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D. 人口的分布西北多、东南少
8、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地理位置特征之一的是( )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流域跨度大
D.东西跨度大
9、贝贝发现了一个常人忽视的常识,台湾海峡属于( )
A.渤海
B.东海
C.黄海
D.南海
10、读西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
B.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田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C.西北地区因降水少,气候干旱,全部属于内流区
D.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②山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C.图中A处降水量少于B处
D.本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1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冬季南北气温温差不大
B.冬季全国普遍冷湿
C.夏季全国各地气温都很低
D.冬季南北温差大
12、与我国既隔海相望又陆上相邻的国家的是:
A.韩国 、菲律宾 B.朝鲜、日本 C.朝鲜、越南 D.马来西亚、文莱
13、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景观所在的区域是( )
A. 西北地区 B. 南方地区 C. 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14、世界最高峰位于( )
A.中尼边界 B.中印边界
C.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 D.中缅边界
15、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B. 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
C. 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D. 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
16、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 D.0℃等温线
17、2020年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粮食产量数据,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66949万吨,实现了“十七连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
①小麦②大豆③谷物④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行为符合农业发展中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发展林业
B.长江中下游平原——围湖造田
C.东南丘陵——毁林开荒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3】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
A.科学种田,走科技兴农之路
B.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建立更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侧重发展种植业
D.增加农业人口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18、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普遍高温
B.东西温差大
C.南北温差小
D.南北温差大
19、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台湾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琼州海峡
20、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1、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22、全世界共有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发达国家共有 多个,
大部分位于 (南,北半球).所以国际上把它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的商谈称为“ ”。
23、亚欧大陆内部,主要属___________气候,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__________。
2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25、气候的两个要素是 和 。
26、花栀子同学手绘了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请将下列少数民族主要生活的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传统文化描述对应的序号填入答题卡表格。
A.我们每年八九月间过雪顿节,举行展佛、赛牦牛、马术表演、群众游园等活动
B.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我们聚集在草原上过那达慕节,用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来表达丰收的喜悦
C.我们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大多数节日和汉族相同,每年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全民性的节日,也叫三月三歌节
D.我们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是我们举行集会的场所,每年开斋节(也叫肉孜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
民族 | 省级行政区轮廓 | 民族文化 |
蒙古族 |
|
|
壮族 |
|
|
藏族 |
|
|
回族 |
|
|
27、(题文)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 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________ 、________ 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28、我国一共有________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疆地区。
29、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是: .
30、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______。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________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31、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是图中的____类土地利用类型(填数字),分布区的地形区主要为____平原和____平原。
(2)①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为____。
(3)①②两类土地类型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__(山脉)——____(河流),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4)④⑤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2、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祁连山位于第____阶梯和第____阶梯的分界线上。
(2)图中甲是____平原,位于黄河____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3)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____(填地形区),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华北平原沉积,形成“____”。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从____(河流)引水,主要利用____输送到达山东与天津等地。
33、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①、②两河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
(2)①、②两河流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主要原因:①河流是因为_______;②河流是因为_______。
(3)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主要的农业类型(农业部门):甲以_______为主;乙以_______为主。试分析甲地发展种植业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
3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山脉B是____,它的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西侧G是____,乙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____。
(2)黄河是世界上____最大的河流,其自然原因是____,人为原因____。(后两个空格用选项“A”或“B”填空)
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城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注入海域C:____;黄河是我国第____长河。
(4)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它们的分水岭是____。
35、下图是我国某些地理要素略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盆地A____,高原B____,平原C____,临海a____。
(2)b省区名称____,c省简称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
(3)邻国d____。
(4)山脉名称①____,②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