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西部降水多,东部降水少
2、本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我国应该( )
A.在中温带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B.在干旱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C.在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牧区畜牧业
D.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渔业
3、下图为“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 )
A.福建省水资源比重最大
B.山东省耕地比重最大
C.河北省水资源比重最小
D.广东省耕地比重最小
【2】据图中信息可推断( )
A.辽宁省农业缺水最严重
B.浙江省农业用水紧张
C.北方地区农业用水紧张
D.南方地区耕地比重大
4、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海南岛
B.崇明岛
C.台湾岛
D.舟山群岛
5、图为我国西部山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所示的山脉是( )
A.昆仑山脉
B.天山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太行山脉
【2】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6、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居民屋顶坡度大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多温带水果果树
7、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其( )
A.纬度较低
B.地势高
C.地势平坦
D.地势崎岖
8、 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A.暖温带、半湿润区
B.中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区
C.寒温带、半干旱区
D.亚热带、半干旱区
9、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由于水资源( )
A.年际变化大
B.时间变化大
C.空间分布不均
D.人均占有量少
10、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分布的主要地形是( )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11、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下泄水流的冲击,将河中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泥沙淤积。右图示意黄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
A.龙羊峡
B.小浪底
C.三门峡
D.万家寨
【2】黄河调水调沙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
A.龙羊峡
B.小浪底
C.三门峡
D.万家寨
【3】为减少泥沙,黄河中游应加强( )
A.修建水库
B.固堤分流
C.水土保持
D.梯级开发
12、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我国自然资源非常贫乏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严重不足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13、我国面积最大、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青海省
14、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居世界(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15、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
B.分为县、自治县、自治市三级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D.南部沿海将建立特别行政区
16、我国四大高原中,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7、古人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国河流多如牛毛。以下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珠江
18、我国人口增长在不断发生变化。据图一判断,目前我国人口( )
A.仍然快速增长
B.出现负增长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不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19、下列各优质生猪品种主要产区在湖南的是( )
A.金华猪
B.荣昌猪
C.柯乐猪
D.宁乡猪
20、地球不同经度的地区存在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21、我国陆上邻国有 个,与 国国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2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3、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____。与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
24、某一山地,山麓B处的气温为15℃,山顶A处气温为-30℃,那么B和A的垂直高差是 米。
25、以下六幅图为我国六省轮廓图,根据要求填表。
26、上海简称________(填两个),湖北简称为 ________。
27、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因为地势______.
28、港珠澳大桥以桥梁和隧道形式,连接了哪三大城市________________。
29、我国的领土面积约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30、画出表示北风的箭头 。
31、出彩中原之河南
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国庆70周年“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群众游行活动中,以“出彩中原”为主题的河南彩车在天安门广场闪亮登场。河南彩车彩饰造型有盘鼓、麦浪、黄河水、丝绸带、郑欧班列、空中丝路等11种元素组成。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河南彩车中的地理元素。
第一组:以中原粮仓为主题开展探究。习近平强调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左图为河南简图,右图为郑州气候统计图。
(1)分析河南被誉为中原粮仓的有利条件,请将序号表示的内容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河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麦浪寓意乡村振兴、“三农”工作。下图为2012—2019年河南小麦播种面积和小麦产量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
A.播种面积和产量一直在增长 B.播种面积越大,产量越高
C.小麦产量在2018年最高 D.2016—2019年,小麦产量持续增长
第二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开展探究。中原大地连南贯北、承东启西,交通是重要优势之一。彩车中的丝绸带、郑欧班列、空中丝路尽显河南交通优势。
(3)今日,河南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河南经贸往来的描述中,找出其中3处错误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从郑州开往德国汉堡的郑欧班列一路向东行进,列车上满载河南当地特产、来自新疆的芒果和菠萝等热带水果、东北地区的高档丝绸等工农业产品;返程班列装载的货物则是德国啤酒、英国的可可等货物。郑州——卢森堡空中航线,运送俄罗斯的橄榄油和欧洲奢侈化妆品等商品至郑州,再分拨到北京、上海等城市。
错误1:____________;错误2:____________;错误3:____________。
第三组:以地方文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河南文化历史悠久,被称为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彩车中的盘鼓及视频展示了众多河南文化符号。
在河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有个被称作“建筑奇迹”的民俗现象,那就是“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地坑院,人们也称它为“地下四合院”。下图为地坑院的照片。
(4)地坑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A.屋顶坡度大 B.建筑材料以竹、木为主
C.院落呈方形 D.多层结构
(5)地坑院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
A.河网密布 B.人口众多 C.经济发达 D.气候干燥
(6)在地坑院中可以欣赏到的河南代表戏曲是____________
A.豫剧 B.京剧 C.秦腔 D.川剧
32、比较北、南方的地理特点,把以下地理事物或现象填入下表适当空格中
地理事物或现象 : 水田、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0℃以上、 0℃以下、封冻、不封冻、800毫米以上、800毫米以下、水稻、小麦、甜菜、甘蔗、马车、帆船
| 一月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水量 | 河流封冻状况 | 植被类型 |
南方地区 |
|
|
|
|
北方地区 |
|
|
|
|
| 主要粮食作物 | 耕地类型 | 主要糖料作物 | 传统运输方式 |
南方地区 |
|
|
|
|
北方地区 |
|
|
|
|
33、关注环境。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关注环境就是关心我们自己。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写出山脉A西侧紧邻的省区简称及C地形区名称。____
(2)选出下列能代表C区域文化特色的选项( )(多选题)
(3)据图写出C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从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_____
34、读“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四大高原
a: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
(2)弧形山脉
e:___________
(3)四大盆地
①:_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
(4)三大平原
⑤: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
35、左图是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右图是延安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本区域的南界大致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C所在的海域为________海,甲山脉是________,该山脉也是第二级阶梯与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A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该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
(3)B区域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写两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