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澎湖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的治理工作是(     

    A.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B.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C.加固黄河大堤

    D.在荆江河段裁弯取直,防洪和航运效益显著

  • 2、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高,太阳辐射强   B. 沙漠面积广大

    C. 海拔高,空气稀薄   D. 季风不能到达

     

  • 3、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左图黄河水系图及下右图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处河段有凌汛现象

    B.乙处河段含沙量剧增

    C.丙处河段为“地上河”

    D.各河段均有结冰期

    【2】左图所示地貌区域内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3】随着黄河流域的不断治理,黄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可能的变化有(     

    A.水位季节变化变小

    B.水能更丰富

    C.汛期流量更大

    D.结冰期变短

    【4】近来黄河水变清的次数越来越多,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三江源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中游的退耕还林还草

    C.全流域减少了灌溉用水

    D.上游的水电梯级开发

  • 4、读关于图中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 5、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以平原为主 B.河流多注入印度洋 C.季风气候显著 D.人均资源丰富

  • 6、大家喜爱的歌曲《吉祥三宝》的前奏主要用了创造的乐器马头琴

    A壮族

    B.彝族

    C.蒙古族

    D.苗族

     

  • 7、寒潮是一种气象灾害。2022年11月26日起,一次强寒潮过程影响了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国天气网曾友情发布全国棉裤预警地图。“棉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夏季东西温差大

    D.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 8、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黑龙江 B.额尔齐斯河 C.塔里木河 D.雅鲁藏布江

  • 9、读南极地区磷虾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地区磷虾的分布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南部海域

    B.全部分布在大西洋南部海域

    C.大多分布在印度洋南部海域

    D.南极大陆周边海域均有分布

    【2】对南极地区磷虾的捕捞,选择在跨年度期间进行,因为此时南极地区(     

    A.气候比较温暖

    B.地质灾害较少

    C.生物种类最丰富

    D.海洋结冰范围最大

  • 10、如图为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图。经过70多年时间,全国人口数量从1949年的5.2亿增加到2021年的14.13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总数(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2】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大

    B.消费市场增加

    C.环境压力减小

    D.就业压力减小

    【3】2021年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B.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C.减少人口数量

    D.缓解人口老龄化

  • 1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B.我国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

    C.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D.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 1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

    C.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 1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 加固黄河大堤   B. 在上游修筑水库

    C. 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 挖几条入海河道

     

  • 14、中新网2020年5月15日消息: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成功开展11次,共派出执法艇71艘次,湄公河重点航船江面见警率提升至80%。湄公河是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关于此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旱季,雨季流量变化大

    B.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发源于中国,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

    D.流经国家皆与中国陆上相邻

  • 1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汉语和俄语 B.英语和法语 C.汉语和英语 D.西班牙语和汉语

  • 16、读表1完成下面小题。

    表1世界某地气候资料表

    月份

    1

    7

    气温/℃

    24.7

    6.9

    降水量/mm

    18

    132

    【1】该地一月为(     

    A.冬季,多雨

    B.冬季,少雨

    C.夏季,多雨

    D.夏季,少雨

    【2】该地最可能位于以及该气候可能是(     

    A.北半球,热带热带草原气候

    B.北半球,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C.南半球,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 17、我国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必须依靠(  )

    A. 扩大耕地面积B. 加大劳动力投入C. 传统经济D. 科学技术

  • 18、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的共同特征为(     

    A.流量大

    B.有结冰期

    C.水能资源丰富

    D.含沙量大

  • 19、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油料、糖料作物错误的是(     

    A.甘蔗

    B.甜菜

    C.油菜

    D.大豆

  • 20、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是

    A干旱   B高寒   C湿润 D炎热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读我国地形图,完成下列填空。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高原:E______,F______,G______

    盆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平原:⑤______,⑦______

  • 22、江西省的简称_________,陕西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

     

  • 23、塔里木盆地位于   山脉和   山脉之间.

     

  • 2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______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东北地区。

  • 25、读“中国地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____(OP、MN)。

    (2)①~⑦代表山脉,山脉⑦走向是____,山脉②走向是____

    (3)A~F代表主要地形区,E为____高原,F为____平原。

    (4)⑤地的气候为____气候。

    (5)F所在区域为____(干湿区),塔里木盆地属于____(温度带)。

  • 26、__________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 27、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_____个省,_____个自治区,_____个直辖市和_____个特别行政区.

  • 28、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是指________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__________,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全国普遍_________

  • 30、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 ,受海洋影响最大,以水田为主,全国最重要的稻米产区是   ,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是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山脉),南侧有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所在省区的全称是____简称是____

    (2)山脉C—D—E一线以东是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C山脉的东侧是____平原,西侧是____高原。

    (3)G处有世界最高峰____

    (4)C处的山脉是____,D处山脉是____

  • 32、受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等要素的影响,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巨大,人文特征不尽相同。阅读地图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和中东的地理位置都非常重要,任选其中一个地区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_

    (2)中南半岛的地表特征是_;流经亚洲国家最多的河流甲_

    (3)中南半岛种植水稻,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这与_季风密切相关,分析该季风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________。从地形上看,水稻主要分布在_

    (4)东南亚多元文化并存,风土人情多样,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旅游景点大金塔所在的国家是_(填写字母及国家名称)。

    (5)中东地区石油丰富,主要分布在_;图中B_海峡被誉为“世界油阀”。中东石油大量外运,途经重要通道A和C,请任选其一分析其重要性________

    (6)沙特阿拉伯计划大力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使其电力贡献率提高到50%,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开发太阳能发电的自然优势是________

    (7)结合材料,请你任选一处民居分析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

  • 33、读下图“我国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A_____气候D______气候E______气候。

    (2)B和C的分界线大致以____(山脉)—____(河流)一线为界。

  • 3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

    材料二  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显示,全国人口总数13.7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流动人口为2.6亿;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数增加1.17亿,增长31.08%。

    材料三  目前,我国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材料一中我国人口增幅最大的时段是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________________(人口政策)后,人口增幅明显________(“加快”或“减缓”)。

    (2)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劳动力________(“短缺”或“过剩”)和人口________________带来的问题。

    (3)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由经济欠发达的________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________地区。(“内陆”或“沿海”)

  • 35、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上看出,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死亡率____,人口增长____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____上升,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____,提高人口____。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