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所学的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关知识,判断我国最缺水的农耕区是下列中的(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山东丘陵
2、海南西环高速铁路建设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3、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 )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4、下列是四位同学的对话,其中错误的是( )
A. 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森林木材
B. 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
C. 我们家冰箱、电视等用的电是核电
D. 我们写字用的铅笔芯是用矿产资源石墨制作的
5、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下图为我国边疆四省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省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分别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电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这四省区观后印象正确的是( )
A.①省区地处我国华北平原
B.②省区气候湿热盛产稻米
C.④省区是蒙古族的聚居地
D.③省区少数民族数目最多
6、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B. 我国地跨南北半球,主要位于北半球
C. 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
D. 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属北温带
7、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名称为( )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墚
D.黄土坡
【2】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
A.修筑梯田
B.大规模采矿
C.风力腐蚀
D.长期流水侵蚀
【3】治理这一环境问题的生物措施是( )
A.深耕改土
B.修筑梯田
C.植树种草
D.平整土地
8、下列哪一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大兴安岭—昆仑山—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雪峰山
9、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年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日常行为习惯符合绿色经济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B.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C.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D.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10、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我们现代社会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读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丁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航空
【2】一批新鲜蔬菜从漯河市郊区的种植基地运往市区各大超市,应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出现的新业态有( )
①观光体验农业 ②订单农业 ③设施农业 ④智慧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④
12、有关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 气候冷湿,属于寒带气候
C. 农业结构比较完整,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
D.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3、2012 年英国在其首都举办了第30 届奥运会,我们称这届奥运会为 ( )
A. 伦敦奥运会 B. 东京奥运会 C. 北京奥运会 D. 雅典奥运会
14、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做法,最合适的是( )
A.大力发展经济,先污染后治理
B.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C.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扩大初级农矿产品出口,积极换取外汇
15、图中有利于欧洲西部多汁牧草生长的气候类型是( )
A.A
B.B
C.C
D.D
16、下列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又是暖温带的是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四川盆地
17、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
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B.人口越多越好
C.人口越少越好
D.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8、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是( )
A.黑龙江
B.新疆
C.内蒙古
D.西藏
19、下面对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台风——西北地区
B.干旱——华北地区
C.洪涝——青藏高原
D.滑坡——东南沿海
20、下列关于图中自然资源相互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①为自然资源,②为土地资源,③为耕地资源
B.①为耕地资源,②为土地资源,③为自然资源
C.①为土地资源,②为耕地资源,③为自然资源
D.①为自然资源,②为耕地资源,③为土地资源
21、(题文)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________。
22、我国三大棉花产区分别是:新疆南部________ 、________
23、我国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_____部,太平洋_____岸。
24、世界上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湖。
25、截至2016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_亿,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________。
26、随着________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___________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27、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 、 、 等多种土地类型,在土地资源总量中,草地面积较广,而耕地、 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28、京杭运河沟通了钱塘江 、 、 、 五大水系.
29、东北地区包括 、 、 ,简称“东北三省”.
30、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季______、冬春季______。
31、依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下图是我国水稻优势产区和新型水稻试验田分布图和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我国水稻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____(南方/北方)地区,这里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带,作物熟制是____,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
(2)东北平原夏季具有____的气候特点,适应水稻喜温喜湿的习性。
(3)袁隆平团队研究新型水稻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格尔木—研究水稻的节水性
B.沙漠区的阿克陶县—研究水稻的抗旱性
C.季风气候区的温州市—研究水稻的抗寒性
D.海边的青岛市—研究水稻的耐热性
(4)新型水稻试验可以反映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科技兴农
B.完全依靠自给自足
C.依赖国际市场
D.全部进行水稻种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江西省千烟洲由于不合理的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今日,通过发展立体农业,千烟洲变的山清水秀,生机勃勃,获得全球生态修复“百佳”称号。下图是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示意图。
(5)与20世纪80年代前相比,千烟洲新增加的农业部门有____、____等。同时鱼塘提供的稳定水源使水稻种植每年从一季增加到两季。
(6)说出两条千烟洲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印度人认为支撑世界的是站在巨龟上的大象,而巨龟又是站在蛇上的。古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材料二 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示意图
(1)材料一中,古印度人和古埃及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正确?请分析原因。
(2)人类历史上最早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该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先进入 洋,绕过南美洲进入 洋,艰难地横渡 洋,再经过非洲南端的 ,最终回到了西班牙,此次航行方向一直是向 (西、东)。
(3)该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能说明以下哪一地理事实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
C.大陆漂移 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33、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
(1)铁路①是 __________它与长江的交点是__________,竖向铁路④是京九线。
(2)铁路②的起止点是连云港和 __________ 它与京沪线的交点是徐州。
(3)图中所示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与铁路比东部地区稀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
(4)铁路③运行后火车采用封闭车厢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
A·防止旅客扔垃圾,保护环境
B.沿线地区高寒缺氧,车厢全封闭可以供氧供暖
C.保证旅客健康,防止紫外线照射
D.保护野生动物不受惊扰
(5)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不仅铁路交通方便,而且具有______ 的运输优势。
34、下图是“广西梧州水文站记录的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和珠江水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江流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江上游地势落差大,在红水河河段蕴藏着十分丰富的____资源。西江的汛期峰值一般出现在____季,原因是____。梧州长洲水利枢纽工程具有____功能,可以缓解每年汛期给梧州带来的洪涝隐患。
(2)西江流域气候湿热,属于____气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
35、下图为中国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牧区①的名称是____,主要受____气候影响,牧区的优良畜种是____。
(2)若图例A、B所示区域为甘蔗和棉花经济作物分布区,示棉花分布区的是____图例,棉花和甘蔗相比较,对水热需求量更大的是____。
(3)②③为商品粮基地,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的是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