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于昆仑山北侧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云贵高原
2、下列地区的农作物可两年三熟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3、关于我国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分布是东南沿海地区多,长江沿岸地区少
B. 我国中西部地区无现代化工业
C.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D. 雄安新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C.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我国陆地接壤的一组邻国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3】关于我国领土四个端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5、下列语句与主要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盛夏寒----纬度因素
B.天涯海角隆冬暖----地形因素
C.乞拉朋齐降水多----人类活动
D.南半球等温线平直-----海陆分布
6、“当北国江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野正是春色妖娆。”歌词反映了我国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海拔差异大 D.地形复杂多样
7、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B.我国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C.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
D.上海和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是靠近原料产地
8、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宁夏
B.新疆、海南
C.广东、澳门
D.上海、香港
9、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
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相同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
10、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这条界线是:
A. 秦岭—淮河一线 B. 黑河—腾冲一线
C. 长城一线 D. 0℃等温线
11、下列地理区域中,黄土高原属于哪个区域(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读图"我国四省区轮廓、河流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重要的“黑河—腾冲”人口界线连接( )
A.甲省和乙省 B.乙省和丙省
C.丙省和丁省 D.丁省和甲省
13、北方地区丰富的资源不包括( )
A. 煤 B. 铁 C. 石油 D. 钨
14、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的快慢
B.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C. 世界上有三大人种,即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
D.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15、影响我国农业耕作制度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热条件
B.水分条件
C.地形条件
D.生产技术条件
16、澳门建立特别行政区之前曾被哪个国家侵占达400多年:
A. 英国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葡萄牙
17、黄河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初春时节,常出现凌汛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增多,河流流量增大 B. 上游河段比下游开冻早
C. 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差 D. 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
18、我国南方的植被类型: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19、下列大洲中,发达国家数目最多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20、“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
C.农业为轻工业提供全部原料
D.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同时还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2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
22、我国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最为集中。
23、读我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山脉①北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盆地,南侧是___________盆地;②是___________山脉,它是我国第___________阶梯分界线;③山脉是___________山。
24、长江源自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____海,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区,是我国第一长河。
25、一般来说,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_____________,这是受____________因素影响的。
26、将下列各地理分区的特征填入表中(写出序号即可)
①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 ②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③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 ④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⑤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⑥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地
⑦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⑧水能最丰富的区域
⑨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⑩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
地区 | 特征 |
北方地区 |
|
南方地区 |
|
西北地区 |
|
青藏地区 |
|
27、读 "中国政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行政中心的名称:
⑤ __________ ⑥__________⑨ __________
(4)⑦⑧⑨中,东西跨经度最多的是___________,不是民族自治区的是___________,被北回归线穿越的是___________(写出省区的名称)。
28、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应属于______气候,此种气候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29、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运输。
30、元宵节是我国_______族的传统节日。
31、读与我国地势、地形有关的三幅图,概况我国地形的特征______。
32、如图为我国主要铁路线示意图,右图为西成(西安到成都)高速铁路,它是我国首条穿过秦岭的高速铁路。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可知我国铁路干线东西分布格局:____。
(2)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其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
(3)在夏季,从甲到乙,降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在冬季,从丙到丁,气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小明秋季某天乘坐西成高铁回家。在火车穿过隧道之前,小明看到“落叶金黄”的景象,当火车穿过几条隧道之后,小明的眼前“一片葱绿”,请问小明的家在____(成都/西安)。
33、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聊城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对长江的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资料,与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主题一:走进长江——长江的河流特征
(1)分析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是学习河流的一种方法。图16是该兴趣小组按此方法学习长江的记录卡,请在下图中同步完成学习任务。
(2)请你从流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长江和黄河水文特征的不同(可以选其中两个方面)
主题二:感恩长江——长江的开发利用
(3)区域的发展与河流关系密切,请从“水能”和“水运”两个方面,阐述长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题三:保护长江——长江的问题与保护
(4)完成下列结构图(下图),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5)针对图中长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说明可采取的防洪对策。(至少两条)
34、读图一中国政区图和图二“两会”代表合影图及图三中国民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疆域辽阔共有________个省级行政区,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万平方千米,图中甲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
(2)各民族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相聚北京,我国共有________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族,据图三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3)“两会”一般在每年的3-4月召开,来自甲省的代表到北京后感觉气温________,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5、水资源不仅维持一切生命所需,而且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人们常说,远水难解近渴,但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却让远在南方的水滋润了北方大地。结合我国径流带分布图和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
(2)南水北调工程自南向北将____水系、淮河水系、____水系和海河水系四大水系联系起来,以此来缓解我国西北地区和____地区存在的缺水状况。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主要利用____进行输水。
(4)为缓解天津面临的水资源紧张状况,除南水北调工程外,还有____工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