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读“农业产业结构产值构成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40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体现在( )
A.各部门产值比重均增加
B.渔业产值比重增加最小
C.农业产值结构更加单一
D.农业产值结构更加协调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取得的成就是( )
①畜牧业产值比重增加,满足居民消费需求②林业产值比重增加,生态功能逐渐增强
③种植业产值比重增加,粮食安全得到保障④渔业产值比重增加,保障国民基本供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措施有( )
①走科技兴农道路②推广低碳、绿色、生态农业
③扩大土地开垦和农业种植规模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关于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中国“硅谷”中关村﹣﹣依托北京高校科研机构
B.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接近煤、铁资源产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交通便利,引进外资
D.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以下有关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在土地上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以及植树等的生产部门叫做种植业
B. 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不属于林业的范畴
C. 畜牧业包括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D. 渔业是指在海洋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4、2021年10月中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同时,全国很多地区被“秋裤”占领。下图为北京某校学生根据中国气象网提供资料画出的“全国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全国秋裤预警地图”联系最紧密的自然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着装习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秋裤预警地图”体现了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小
B.“秋裤分割线”大致位于秦岭---淮河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
C.上海临近渤海,受海洋影响大,气温较高不需穿秋裤
D.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会导致图中“秋裤分割线”向南移动
5、三月三歌节,大家以歌代言,以歌会友,以歌择偶,以歌倾诉衷情。这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这个民族是( )
A.藏族
B.汉族
C.蒙古族
D.壮族
6、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也包括流动人口在所在的城市居住就称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读“2010-2018年东莞市常住人口数量与户籍人口数量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类别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常住人口(万人) | 822.02 | 825.48 | 829.23 | 831.66 | 834.31 | 825.41 | 826.14 | 834.25 | 839.22 |
户籍人口(万人) | 185.42 | 184.8 | 187 | 188.9 | 191.39 | 195.01 | 201 | 211 | 231.59 |
【1】东莞市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年份是( )
A.2011年
B.2012年
C.2017年
D.2018年
【2】下列关于2010-2018年东莞市常住人口数量与户籍人口数量说法,错误的是( )
A.常住人口一直在增长
B.经济发展较好,能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
C.2011年以后户籍人口一直在增长
D.就业机会多,因此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
【3】2015年东莞市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产业升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量降低②人口死亡率增加
③内地省市工业化进程加速,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增加④人口出生率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列省区具有两个简称的是( )
A. 黑龙江省 B. 海南省
C. 陕西省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8、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的是( )
A.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400毫米平等降水线
D.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A.A.B. B.B.D. C.A.B.D. D.A.C.D.
9、下图模拟实验中,影响烧杯中沙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表植被覆盖率
B.坡度的大小
C.土壤的紧实程度
D.降水的强弱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
B.中国领土最东端不在黑龙江省
C.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
D.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有着漫长的国界
11、读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正确描述四城市共同气候特征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雨热同期
C.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D.气温年较差小
12、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资源缺乏不会导致( )
A.工厂生产停工
B.人们生活用水紧缺
C.扬尘、沙尘等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D.地下水水位上涨
【2】下列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以满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城市用水的是( )
A.引黄济青
B.引滦入津
C.引汉济渭
D.引大入秦
13、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北平原的中部
B.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工业、文化中心
C.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D.有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
14、长芦盐场所属的海区是(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15、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铁 D. 水能
16、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藏北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7、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地下水 B. 空气 C. 煤矿 D. 阳光
18、我国夏季最高、最低气温不在曾母暗沙和漠河镇,而是分别位于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北部,说明影响我国夏季气温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19、贯穿我国南北的京广铁路,起止点分别是( )
A.北京——广州
B.南京——广州
C.南京——广西
D.北京——广西
20、下图示意中南半岛河流、矿产资源和大城市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河流由北向南流向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平坦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北高西南低
【2】该区域内大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
A.沿铁路线分布
B.沿河流沿海分布
C.沿矿产资源分布
D.沿国境线分布
21、我国有着丰富的__________矿和__________矿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我国的钢产量居世界第__________位。
22、黑龙江省的简称是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23、 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24、江津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的_____ 盆地内。
25、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
A.正确 B.错误
26、重庆在全国温度带的划分上属于____,在干湿地区的分类上属于____。
27、北京的________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位于_________工业基地。
2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表格。
地理区域 | 区域界线 | 主导因素 |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青藏地区同其他三个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29、____和____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____方向风,夏季盛行从____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____洋吹来的西南风。
30、我国地形地势特征:一是地势: 二是地形复杂多样
31、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山峰C海拔高度范围____;量得BC两山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
(2)左图中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____。结合右图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____。
(3)为改善交通,整合旅游资源。计划在丙和丁两个度假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现有①、②两条线路方案,宜选择____,理由是____。
(4)当地拟建一水库,坝址选在a处,其理由是____;大坝建成前,首先要做好____(甲村或乙村)的库区移民搬迁工作。
(5)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常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研究发现该地区适合种植茶树,请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地形____,气候____。
32、长江不同河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_山脉,在_______(省级行政区)注入东海。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其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上游”或“中游”或“下游”), 图中M是我国最大的_____水利枢纽。
(3)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被誉为“__________”,请列举该地区两种主要农作物___________。
(4)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________”。连接上海的铁路干线有_________线等。
(5)长江流域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___工业基地。
33、如图所示是我国东南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各农业的生产布局。回答问题。
(1)我国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____、____、畜牧业和渔业等。
(2)用材林宜在____,经济林(茶、果树等)宜在____,渔业宜在____,耕作业宜在____.这说明农业生产的布局原则是____。
(3)当地如果种植油料作物,一般种植____,当地农作物的熟制一般是____.
(4)如果采取不合理的方式,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是____地。
34、读我国主要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都填字母和名称)
(2)图中A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最后注入________海。由于其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增多,在下游形成了“________”。
(3)图中河流B,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和“________”之称。图中①是在该河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_。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顺时针勾勒中国版图。
材料二:作为《边疆行》的姊妹篇,大型系列特别节目《沿海行》采用车队行进的方式,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完成全部行程。《沿海行》与《边疆行》相呼应,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
材料三:《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图
(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2)我国陆上国界线绵长,通过《边疆行》路线可看出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共有________个,其中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
(3)《边疆行》路线中,经过________(省级行收区)时可以见到图A所示景观,经过________(省级行政区)时可以见到图B所示景观
(4)《沿海行》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此路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海域的海岸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