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明市郊区的农民将种植的果蔬运往城区销售,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下列几组地形区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辽河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
B. 松嫩平原、成都平原、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D. 浙闽丘陵、三江平原、小兴安岭
3、台风对农业生产有利的一面是 ( )
A.缓解旱情
B.带来狂风暴雨
C.风力发电
D.形成洪涝
4、我国某地二十四节气歌如下:“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猜测这版二十四节气歌应流传于(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
【2】这版二十四节气歌所在地区气候与下列对应的是( )
A.
B.
C.
D.
【3】冬季去该地区旅游可观赏到( )
A.
B.
C.
D.
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对北京的发展提出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读“北京市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教育科研中心
【2】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呈现,理念上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完美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代表之一——北京四合院,在北京市建设和发展中,适宜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3】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北京发展目标的是( )
A.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
B.四合院设施落后,应拆除后兴建高楼大厦
C.在市内规划新区,振兴钢铁、化学等工业
D.保护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产,禁止游览
6、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B.大力发展经济
C.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质量
D.大力发展高科技
7、我国面积最大的边缘海是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8、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冷的地方是:
A.漠河和海南岛 B.漠河和青藏高原
C.哈尔滨和吐鲁番盆地 D.拉萨和漠河
9、下列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家乡甘肃省相邻的是( )
A.蒙古
B.越南
C.俄罗斯
D.阿富汗
10、甲地年平均气温曲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11、既是小麦产区,又是棉花产区的是( )
A. 河套平原 B. 渭河平原 C. 洞庭湖平原 D. 松嫩平原
12、下列与东北地区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沃野千里
B.山水环绕
C.鱼米之乡
D.白山黑水
13、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的基本要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气温和光照
C.气温和风力
D.降水和地形
14、下列矿产基地与所处区域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胜利油田——京津唐工业基地 B. 大庆油田——辽中南工业基地
C. 迁安铁矿——京津唐工业基地 D. 本溪铁矿——珠江三角洲地区
15、读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长江流域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B.乙图说明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C.两图反映出了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D.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在该流域兴建了“三北”防护林
16、2020年初我国口罩企业迅速复工、扩产增产,甚至有些汽车厂、服装厂改建口罩生产线,达到日产医用口罩1.16亿只,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生产医用口罩的关键原材料熔喷布几乎100%产于我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医用口罩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
A.交通便利
B.科技水平高
C.劳动力廉价
D.工业高度发达
【2】2020年初,与服装、汽车厂改产口罩无关的因素是( )
A.防疫
B.政策
C.市场
D.科技
【3】年初疫情期间,多采用航空运输运送口罩,这是因为( )
A.口罩质地较轻
B.空运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C.口罩属于无菌产品
D.空运速度快
17、下图是王潇手绘的街景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街景图是平面图
B.“短辫女孩”前进的方向是向北
C.图中所示时间及判断依据是早晨,路人遮阳伞的朝向
D.图中所示时间及判断依据是傍晚,公交车运行的方向
18、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你认为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民族应是( )
A.壮族 B.汉族 C.藏族 D.傣族
19、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地区
B.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的高山地区
C.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 难以利用的土地在西北内陆地区分布较广
20、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及蒙古包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北、西北、东南地区
B.东北、东南、西南地区
C.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D.西北、西南、东北地区
【2】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①降水稀少②常有大风③高寒缺氧④日温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中国陆地面积:约__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22、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____________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南者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图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欧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上面的框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
24、我国夏季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
25、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______;以南地区耕地多为______,粮食作物主要种植______。
26、南方地区位于_____以南,_____以东.
27、在我国三大平原中,农作物一般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是___ _平原。
28、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其水量多的原因是________。
29、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约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以东地区主要发展_________业,以西地区主要发展______业;东部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主要为_________以南主要为______________。
30、下图是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根据所学的有关地理知识,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31、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喜高温湿润,小麦喜温凉。读我国东部地区春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虚线①南北两侧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主要是受____、降水等气候因素影响。
(2)虚线②北段大致与我国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以东的东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是受来自____洋的夏季风的影响,从风向上看,该夏季风是____季风。
(3)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时间的分布特点是____。(意思对即可)
32、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城市是________, 与陇海铁路相连的海港是________
(2)京沪铁路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②________工业基地和③________工业基地
(3)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________ (重工业/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所有交通运输方式中,_______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有“从门口到门口”优势的是________运输。选择最佳交通运输方式,用下列运输方式的字母填空。
a.2箱急救药品从上海运往广州(______)
b.“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______)
c.家住南宁的王兵回北京大学上课(______)
d.一吨活鱼从郊区运到金城江大市场销售(______)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5)小明寒假要从南京坐火车去成都,选择了一条近便的路线。请填写所经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
________ (线) ——→陇海线——→宝成线
南京——→________ (城市)——→宝鸡——→成都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注入________。
(2)长江上中游的分界是________,中下游的分界是________。
(3)长江流量丰富,支流众多,________(填“有”或“无”)结冰期,航运条件优越,被称为“________”。沿江有重庆、________、南京、上海等主要工业中心。
(4)洞庭湖位于长江的________河段。洞庭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季节是________。综合分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治理措施(最少三个要点):_________
34、读图(图1,图2)回答问题:
(1)图中A和I分别是我国的内海 和 ,图中福州是 省的行政中心.F为我国最南的城市 市.
(2)陆上邻国D、E分别是 和 ,隔海相望的国家C是 .
(3)B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岛,居住着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
(4)G﹣H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甲省比乙自治区人口 (稠密或稀疏.请你从自然条件上分析甲省人口稠密或稀疏的原因.
35、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地的气温在____℃以上。
(2)图中D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____(高、低),原因是____。
(3)图中E地与F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地,由此可得出降水的分布规律是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