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水成说”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
A.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B. 长江中游武汉城市群
C.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D. 环渤海城市群
3、埃及的农耕区、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
A.地中海沿岸
B.红海沿岸
C.尼罗河谷地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D.西奈半岛
4、不可能在北京看到的地理事物是( )
A.故宫、颐和园、四合院
B.西湖苏堤、日月潭、中山陵
C.中关村科技园区、王府井商业街
D.天安门广场、天坛公园
5、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A.7%
B.8%
C.9%
D.10%
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域广大,可以全部种上农作物,这是世界其它国家无法相比的
B.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C.东西跨经度大,气温差异明显,可以种植不同温度条件的农作物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有利于温带作物的生长,故椰子产量很大
7、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 )
A. 横断山区 B.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C. 东南丘陵 D. 秦岭山脉
8、欧洲西部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 莱茵河 B. 多瑙河 C. 尼罗河 D. 恒河
9、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
B.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C.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D.修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0、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读根据四省级行政区简称设计的蕴含着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的艺术字,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以上艺术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全称及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
A.甲—江苏省—南京
B.乙—安徽省—南昌
C.丙—贵州省—贵阳
D.丁—内蒙古自治区—哈尔滨
【2】甲、丙艺术字中蕴含了“倾斜屋顶设计”的建筑特点,形成这种建筑特点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河流因素
D.市场需求
11、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A、上海——海 B、山东——冀 C、山西—— 鲁 D湖北 ——鄂
12、下列城市中,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的是( )
A.伦敦 B.沈阳 C.北京 D.罗马
13、读沿我国32°N作的地形剖面图,下列有关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自A至B至C,降水量逐渐减少
B.受地形因素影响,夏季①地区比③地区气温高
C.②处地形崎岖,多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D.④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濒临的⑤海域是渤海
1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灾害--东南沿海地区
B.干旱灾害--青藏高原
C.洪涝灾害--西北
D.泥石流灾害--东北平原
15、下列四幅地图中图幅大小相等,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黑龙江地图 D.佳木斯地图
16、下列农产品中,不属于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
A.咖啡
B.油棕
C.天然橡胶
D.棉花
17、东北平原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技术革新
B.机械化水平提高
C.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D.土壤条件改善
18、现有10万吨磷矿石从宜昌运往上海,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水运 D.航空
19、外国游客在观看奥运体育赛事后,在北京参观旅游,下列景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
①长城 ②故宫 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颐和园 ⑤天坛 ⑥承德避暑山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20、下图为黄河上中游的划分和黄河干流含沙量的变化图,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从兰州流至河口径流量减少,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农业引水灌溉
B.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C.生活用水量大
D.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2】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中,治沙为首位,右图中能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途变化折线的是( )
A.①折线
B.②折线
C.③折线
D.④折线
【3】在黄河的各项治理中,能同时兼顾治沙和防洪的工程措施是( )
A.造林种植
B.加固大堤
C.修筑梯田
D.修建水库
21、读中国的冬季风与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题目:
(1) A、B所示范围属于(季风区或非季风区):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 C处代表__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来自______洋,其风向是________;D处代表__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 来自_________洋,其风向是_______;受C和D影响,我国大部分呈现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3) E处代表__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 来自______地区,其风向是_____________;受E影响,我国大部分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2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_______的融水。
23、黄河发源于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海;它在干旱地区塑造了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
24、我国面积最大的两个岛屿是____岛和____岛。
25、读中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及海域。
邻国: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岛屿:⑦____________,海域⑧____________ 。
26、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界限大体是从黑龙江的_________到云南的_________所划的直线。
27、我国的首都(_______)。我国有(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
28、__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
29、贵州境内____广布,由于不合理垦殖活动,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____现象。
30、我国领土最南端_______________;最西端_____________
31、读湖南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①是____,邻省②是____。铁路交通枢纽③是____。
(2)下列关于湖南省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秋冬季节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大
B.降水集中在冬季,易发生洪水灾害
C.东、西、南部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
D.地震是本省主要的地质灾害
3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于2018年10月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例举一个与腾冲所在省区陆上接壤的国家____。
(2)走“胡线”的西南段的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请推测一下,体验者会遇到哪些困难?
(3)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山脉A,其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 A山脉西侧 | A山脉东侧 |
地形区 | 内蒙古高原 | ____平原 |
干湿地区 | ____区 | 半湿润区 |
农业生产 | 以____为主 | 以种植业为主 |
(4)图二是某水文站测得的东北段某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图,由图可知该河M、N两次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春季和____(季节),试分析该河春季出现汛期的原因____。
(5)“走胡线”的中段穿越B山,B山脉是____。“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____(地形区)。
3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无锡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印度洋、B______运河、C大西洋、D南美洲、E______运河、F太平洋、最后回到无锡。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现象1: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现象2: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
①模拟旅游路线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____)
②甲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交流,大多信仰伊斯兰教。(____)
③D大洲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为“南北对话”(____)
④B和E运河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____)
34、读我国地形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1)山脉往往成为地形区的分界线,③是________(山脉),其走向是________,大致接近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地形区________(填序号)
(3)结合图形简述我国的地形特征________。
3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写出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④代表的地区最适合发展农业中的__________业,图中A地的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在该地大多数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