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来宾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1年10月31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关于“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特殊天气现象已成为重要课题。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气象灾害,对应正确的是(     

    A.甲—干旱

    B.乙一台风

    C.丙一寒潮

    D.丁一洪涝

    【2】关于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只发生在非季风区

    B.台风主要影响东北地区

    C.洪涝、地震均属于气象灾害

    D.寒潮多来自蒙古、西伯利亚

    【3】旱涝灾害是我国发生最频繁、影响最大的灾害,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夏季风的进退失常

    D.地形种类复杂多样

  • 2、几个同学正在谈论首都北京,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①小北说:北京的气候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②小津说:北京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③小天说: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又是一个国际交往中心

    ④小京说:北京荟萃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京味儿”文化,内容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影响玉门关地区的风是

    A. 夏季的东南风   B. 夏季的东北风

    C. 冬季的西北风   D. 冬季的西南风

  • 4、下列河流,不流经北方地区的是(     

    A.黄河

    B.黑龙江

    C.松花江

    D.塔里木河

  • 5、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真没想到:短短的十几天内,我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位游客是几月份在中国旅游,最有可能经过的铁路线是(   )

    A. 1月 京九——京哈线   B. 7月 陇海——兰新线

    C. 7月 京哈——京广线   D. 1月 浙赣——湘黔——贵昆线

  •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 B.我国的最南端位于曾母暗沙

    C.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一市一县三级

  • 7、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及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 领土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D.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 8、读图,"我国部分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有一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海陆位置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该省级行政区域数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与其简称对应错误的是(     

    A.①—浙

    B.②—川或蜀

    C.③一晋

    D.④一辽

  • 9、有一个民族在阴历八月十五的时候举行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这个民族是(     

    A.回族

    B.藏族

    C.汉族

    D.苗族

  • 10、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阳光、土地、水、草原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 11、吉林省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大豆 C.玉米 D.水稻

  • 12、2023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读近11年我国净增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可以反映出我国2016年以来净增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先减少后增加

    【2】根据人口变化新特点,我国相继推出“二孩”、“三孩”政策,其目的不包括(     

    A.进一步优化我国人口政策

    B.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C.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

    D.解决我国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3】右图的四条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3、读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月等温线分布图中,甲等温线表示(     

    A.0℃

    B.4℃

    C.-4℃

    D.16℃

    【2】甲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B.800mm年降水量线

    C.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3】7月等温线分布图中,乙地气温低于16℃,7月乙地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A.夏季太阳光直射

    B.深居内陆,地处盆地

    C.大陆性强,西北风吹不到

    D.地势高

    【4】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     

    A.南北普遍暖热

    B.南北温差较小

    C.越往北气温越高

    D.越往北气温越低

  • 14、太平洋中的岛屿面积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     

    A.30%

    B.40%

    C.45%

    D.55%

  • 15、读下列表格,可知(     

     

    城镇人口比例

    0-14岁人口比例

    15-59岁人口比例

    60岁以上人口比例

    2010年

    49.68%

    16.60%

    70.14%

    13.26%

    2020年

    63.89%

    17.95%

    63.35%

    18.709%

    A.受生育政策影响,新生儿占比减少

    B.劳动力数量诚少,“用工荒”现象持续

    C.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农村人口更多

    D.老龄人口域少,社会养老负相减轻

  • 16、与①、②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 17、我东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不足800mm,但是却有湿润区分布的原因是(     

    A.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B.纬度较低,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C.纬度较高,气温高,蒸发强

    D.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 18、《三国演义》主题曲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这句话说明对我国河流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广大

  • 19、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地球的形状   C. 地球的运动   D. 海陆分布

  • 20、下列农作物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小麦——东北平原

    B.棉花——南部沿海地区

    C.甘蔗——青藏高原

    D.花生——黑龙江、吉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____三级。

  • 22、人们把利用________ ________ 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________ 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而且还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________ ________ ,所以说,农业是支撑________ 建设与发展的________ 

  • 2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_______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___________山脉。

  • 24、填空题

    (1)我国的陆地总面积约为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2)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是____________,地势最低的地方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1800千米。

    (4)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分布。

    (5)我国最早成立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___,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____________

    (6)秦岭-淮河一线大概与我国1月°C等温线、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 25、读“我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____,③____,⑥____。盆地A____,高原C____,平原L____。河流D____

  • 26、临洮位于黄河的__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境内河流洮河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

  • 27、世界人口问题的突出表现是_______,人口的急剧增长的状况被人们形容为“________”。

  • 28、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是____________

  • 29、读下列省区轮廓图,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传 统 戏 曲

    晋剧

    秦腔

    豫剧

    粤剧

    省级行政区(填字母)

    ____

    ____

    ____

    ____

    行政中心

    ____

    ____

    ____

    ____

     

     

  • 30、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2015年3月初,“一带一路”成为两会期间热门话题。读我国“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一带一路”重走丝绸之路,共跨越了亚洲、A   洲、非洲三个大洲。陆上丝绸之路,从我国西安出发,沿着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①   铁路,到达荷兰。

    (2)海上丝绸之路,从我国福州出发,经我国南海,② 洋,到达大西洋沿岸的荷兰。途中必经的两个海上交通要道甲 海峡,乙是   运河。

    (3)走海上丝绸之路,途经③我国山水相连的半岛,该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途经④地区时,发现这里有一奇怪的现象,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原因是:   。到达荷兰时,发现他们的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等,是因为这里畜牧业发达发达。这里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  

     

  • 32、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历史悠久的引黄灌溉造就了中国最古老的大型灌区之一——宁夏引黄古灌区。宁夏也因此成为我国西北部最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之一,自古就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读宁夏示意图和宁夏古灌区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山“护”宁夏】

    (1)位于宁夏平原西北部的_______(填山脉名称),像一道天然屏障,削弱寒冷气流,阻挡腾格里沙漠向_____(填“东”或“西”)移动。

    (2)宁夏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河“富”宁夏】

    宁夏平原是黄河上游第一大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降水稀少。早在2000多年前,宁夏平原的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如今,这里沟渠纵横,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宁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填“耕地”或“草地”)。分析宁夏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

    【人“爱”宁夏】

    历代引黄灌溉的发展,造就了宁夏平原丰富而独特的农田生态系统,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宁夏引黄古灌区形成了宁夏特色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2017年10月1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4)引黄古灌区位于我国______(填“内流区”或“外流区”),多条古渠自南向北依地势从黄河自流引水,降低了工程难度。

    (5)简述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意义。

  • 33、读我国四个城市1月、7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城市,位置最南的是_____

    (2)从图中四个城市1月、7月气温情况可知,_______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3)从图中的降水情况看,四个城市中夏季降水在全年降水量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该城市所在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

  • 34、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A或B)图,其性质____(选填“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为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是来自太平洋的____季风和印度洋____季风。

    (3)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____季节,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递减,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灾害。

    (4)联系生活实际,魏县冬季盛行风向为____

  •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0年07月12日0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7时02分、7时26分分别发生2.2级、2.0级余震,震源深度10千米。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二:(如图)

    (1)结合甲图分析,唐山此次地震发生,原因是唐山位于____板块和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图中C地地震很少发生,原因是位于____,地壳比较____

    (3)乙图反映的是板块的____运动,和甲图中A、B两处中的____处相符合。

    (4)世界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是____火山地震带,____火山地震带。

    (5)在地震频发地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     

    ①学习防震知识②进行地震预报③熟悉避难场所④参加地震演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现象1: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的原因是____

    现象2: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____

    (7)请列举两条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