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铁路枢纽图中,属于京广线和陇海线相交点的是( )
A.
B.
C.
D.
2、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如图反映的是( )
A.藏族--雪顿节 B.蒙古族--那达慕
C.傣族--泼水节 D.汉族--赛龙舟
3、芯片设计制造属于( )
A.高新技术产业
B.重工业
C.传统制造业
D.轻工业
4、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 ③山脉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C. ②山脉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D. 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5、东北三省成为我国大粮仓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壤肥沃②地广人稀,地形平坦③水分较充足④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②气候干旱河水被蒸发
③引水灌溉农田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这段黄河产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结冰期因素之外,还与( )有关。
A.流速
B.流量
C.流向
D.含沙量
【3】西宁今年供暖时间是10月15日比太原市早半个月,比郑州市、许昌市早一个月,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经济水平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山区交通不便,因此“要想富,先修路”
B.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不足
C.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等
D.山区少地质灾害
8、小李从北京郊区的昌平县运蔬菜到城区农贸市场,最恰当的运输方式是()
A. 航空 B. 铁路 C. 公路 D. 水运
9、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辽阔的疆域。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展开学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半球位置的是( )
A.
B.
C.
D.
【2】我国最早迎来一天的地方是( )
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漠河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10、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
C.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气候特点 D.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1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华北、东南
B.西南、东北、东南
C.华南、东北、东南
D.西南、西北、东北
12、“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已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 )
A.乌鲁木齐
B.西宁
C.呼和浩特
D.海口
13、以下哪些是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除了广东、广西之外还包括:
A.云南
B.福建
C.江苏
D.台湾
14、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该地区主要农作物有( )
A.青稞和油菜
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甘蔗
D.小麦和棉花
【3】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村”现象。下列关于“空心村”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B.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治理之本
C.有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D.城乡收入差距大是造成“空心村”现象的主要原因
15、西气东输线路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航空
C.管道
D.水运
16、由图可知,1月4日--5日将出现暴雪的地区是( )
A.江西 B.山东 C.安徽 D.浙江
17、南阳市所辖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18、下列少数民族活动与其民族对应排序,正确的是 ( )
A. 维吾尔族 朝鲜族 蒙古族 傣族
B. 蒙古族 苗族 维吾尔族 傣族
C. 维吾尔族 黎族 蒙古族 朝鲜族
D. 壮族 高山族 蒙古族 傣族
19、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藏族——手鼓舞
B.②——傣族——孔雀舞
C.③——朝鲜族——那达慕大会
D.④——维吾尔族——跳跷跷板
20、下图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南部和西北部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是关于图中得出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南部面积比西北部大
B.我国西北部人口比东南部多
C.我国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D.我国西北部人口密度大,东南部人口密度小
【2】上图2主要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
D.人口分布呈“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1、修水库能缓解因水资源_________而带来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A. 浪费 B. 污染 C. 季节变化大 D. 区域分布不平衡
22、黄土高原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特大型煤矿主要分布在山西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写出两个即可)
23、中国的陆地面积960平方千米,领海宽度12公里。 ( )
A.正确 B.错误
24、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省和自治区,自西向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______,浪费惊人;此外,严重的___________也加剧了缺水程度。因此,节约用水、保护__________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6、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影响我国的____(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
(2)①为____季风,来自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②为____季风,来自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华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3)受此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其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灾害。
(4)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位于图中的____区(填字母)。
27、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28、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夏季接纳 水和山地降水后形成汛期
29、我国冬季最热的地方是 ,夏季最冷的地方是 。
30、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新疆北部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民族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人口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西北和____地区。
①是我国____族主要聚居的省区。②地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其传统节日是____节。③地区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
(2)、材料二中AB连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A是____,B是____。此线东南人口____(稠密或稀疏),据此可知在①②③④⑤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填序号)
32、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各族人民积极驰援湖北武汉,同心抗疫。读部分省区驰援武汉的救援物品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最恰当的运输方式是____运输。
(2)广东省美的集团采购的辽宁产“N95”救护车,一路经津、冀、豫、鄂,抵达武汉,由图可知美的集团地处____工业基地,救护车产地在____工业基地,武汉市位于____沿岸工业地带。
(3)北京市援助的抗原检测试剂、远程诊断机器人等产品,其设计制造属于____(填“高新技术产业”或“传统制造业”)。
(4)华为公司为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等医院交付了5G网络。应用5G的作用有( )(单选)
①发挥当地医务人员充足的优势②促进我国医疗资源的共享
③实现远程专家会诊等医疗服务④完全替代现在的就医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3、读“我国地形类型比例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
(2)我国平原集中分布在地势第______级梯。我国平原地区种植业_____(发达或落后),城镇集中,是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__(稠密或稀疏)区。
(3)在我国,山区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它包括_______、_______和崎岖的_______。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对经济发展有何不利影响?_______、____。
34、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记录中国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湖北武汉曾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沿阵地,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读下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1)疫情就是命令,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快速支援湖北武汉,在武汉街头,有许多来自祖国各地的满载救灾物资的卡车,下列车辆中,来自邻近省区A的是_________。
A.鄂B2968 B.赣A3796
C.粤F6889 D.湘C5686
(2)一支来自新疆的医疗队,接到支援湖北武汉的命令迅速组队出发,为第一时间赶到目的地,投入抗疫战斗,他们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在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湖北各地各部门及时采取复工复产措施。农民们迅速走向田间地头,经过辛勤劳作,农业生产最终取得大丰收。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
(4)湖北武汉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有“九省通衢”之称,与各地经济联系密切。图中铁路线B是_______________,该铁路干线南北两端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
35、读下列甲乙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甲图的山河分布大势是____________,乙图地形分布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
(2)两地都有享誉全国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甲地的五常大米营养丰富、生态环保的原因是___________;乙地盛产优质长绒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河流的丰水期都出现在夏季,但原因不同,试分别说出原因。
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地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但发展农业生产也各有不利条件,甲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乙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