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山脉中,既是东西走向,又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A. 南岭 B. 大兴安岭
C. 秦岭 D. 台湾山脉
2、下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A. B.
C.
D.
3、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水
B.阳光、草地
C.煤炭、石油
D.森林、天然气
4、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其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别是( )
A.土质疏松 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 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黄河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 )
A.表土流失,冲毁村庄
B.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C.泥沙塑造华北平原,土壤肥沃
5、我国南方经常遭遇强降雨天气,形成“南涝北旱”现象,影响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强弱不稳定 B.南方地形复杂多样
C.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D.冬季风的势力强大
6、下列原因中哪个不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A. 远离海洋 B. 纬度较高 C. 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
7、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了三级阶梯;
②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笫二大河;
③长江中下游以湖口为界,黄河中下游以河口为界;
④水能资源方面,长江集中在上游河段,黄河集中在上中游;
⑤都属于外流河,长江水量大无结冰期,黄河含沙量大有凌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⑤
8、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海洋水、冰川 B、江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冰川、湖泊水 D、河流、冰雪融水
9、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原因是( )
A.地势高 B.纬度高
C.离冬季风的源地近 D.有雪山
10、2020年6月21日,天文奇观日环食上演,读我国日环食观赏地图(注:只有环食带穿过的地区可观测到环食奇观),完成下面小题。
【1】环食带两次穿过( )的干流
A.黑龙江
B.黄河
C.长江
D.塔里木河
【2】天气情况是能否顺利观赏到环食的重要保障,环食发生时能晴空日明赏奇观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江西
C.西藏自治区
D.北京
【3】据图分析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B.华北平原市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季多、冬春少”
D.兴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的问题
1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间,全国耕地减少1.13亿亩,主要流向林地和园地。下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特点为( )
①土地资源类型齐全②草地面积比重最大
③耕地面积比重较小④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近10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筑面积增加
B.绿化面积增加
C.水土流失加剧
D.耕地闲置撂荒
1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所以在山区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
①要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②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要破坏自然环境
③为了发展经济,加大对山区矿产的开发力度④要提前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东北和西北部地区
B.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C.西南、东南和东北部地区
D.东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15、在联合国,我国是( )。
A. 一般成员国 B. 非常任理事国 C. 常任理事国 D. 临时观察员
16、北京是我国最重要的( )
A.金融中心
B.经济中心
C.政治中心
D.商业中心
17、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森林
B.耕地、天然气
C.水、煤炭
D.森林、铁矿
18、读下列交通运输工具图,完成问题。
如图所示的运输工具中速度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下列有关北京城市职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B. 是全国的工业中心
C. 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D. 是全国的国际交往中心
20、图示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
A.夏季高温 B.冬季少雨
C.东部雨量较少 D.海洋水汽能深入内陆
21、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_________,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2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纬度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
23、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夏季接纳 水和山地降水后形成汛期
24、下列货物需从起点运到终点,用什么运输方式最合适(在表中用√表示)、
| 起点至终点 | 铁路 | 公路 | 河运 | 海运 | 航空 |
两箱急救药品 | 北京—拉萨 |
|
|
|
|
|
| 密云水库—北京城区 |
|
|
|
|
|
五十吨钢材 | 上海—拉萨 |
|
|
|
|
|
一万吨海盐 | 天津—上海 |
|
|
|
|
|
十万吨大米 | 武汉—上海 |
|
|
|
|
|
25、甘肃省的简称是_______或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
26、(题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农产品供销由________ 到总量________ 、________ 的历史性转变。但也面临着________ 增加、________ 不断减少以及________ 、自然灾害、________ 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27、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28、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____。与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
29、目前,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区,包括____个省、_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以及_____、_____两个特别行政区。
30、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____(旱地、水田),“黑土地”指的是____平原。
31、2010年11月1日0时,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大普查。阅读相关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递增、递减),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递增、递减)。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的A___市和云南省的B____县一线为界,我国人口分布表现为_______多_______少特征.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战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1)小麦和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由图可知,其集中产区位于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小麦、水稻集中产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一线。
(2)根据图示资料,按照下面框图提示,将小麦集中产区的主要自然条件补充完整。
①____,②____,③____。
(3)“藏粮于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我国把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藏粮于技”: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____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例如:无人机授粉、无土栽培、太空育种等。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省级行政区A是____,这里生活着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____族;左图中a与b处用直线连接起来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____----____线。
(2)左图中,我国的海域B是____海,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是图中数字____。
(3)右图中,B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线东南方夏季受____风影响显著。C线西北一侧为____(内流或外流)区,河流较少。
(4)根据下表数据分析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其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可能是上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月份项目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气温(℃) | 5.5 | 7.5 | 12.1 | 17.0 | 20.9 | 23.7 | 25.6 | 25.1 | 21.2 | 16.8 | 11.9 | 7.3 |
降水量(毫米) | 5.9 | 10.9 | 21.9 | 50.7 | 88.6 | 111.3 | 235.5 | 234.1 | 118.0 | 46.4 | 18.4 | 5.8 |
34、回顾百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读中国的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陆地大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
省区②的名称全称是_______;省区③的简称是_______;省区④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省区⑤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
(2)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①是_______,海峡⑦是_______。
35、马来西亚是与中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下图为马来西亚周边地区、马东铁路示意图及关丹气候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东铁路是中马两国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也是“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它连接了吉隆坡和关丹,并沿东海岸向北延伸。2021年4月9日首条隧道贯通,铁路建设进入高峰期。
(1)马来西亚海运便利,马东铁路的修建加强了马来半岛东西部的交流。相比海运,铁路运输的优势是________。
受气候影响,钢结构的铁路桥梁易被腐蚀。马东铁路桥梁建造中使用的新材料涂层是由中国研制的,既防腐又耐水。
(2)中国研制的新材料涂层很好地适应了当地________的气候特点。
(3)结合地形特点,说出马东铁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4)沿途可看到大片稻田,这里适合水稻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