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曲《游子吟》中唱到“都说那海水又苦又咸……”说明海水中含有丰富的什么资源
A. 生物资源 B. 矿产资源 C. 化学元素 D. 空间资源
2、下列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
A.两箱急救药品从云南到北京选择铁路运输
B.一万吨大米从重庆运往上海选择空运
C.十万吨煤炭从秦皇岛到上海选择海运
D.五万吨钢材从成都运往昆明选择公路运输
3、“最美的诗和远方就在青藏”,随着进出藏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青藏高原开始成为国内外游客理想中的旅游胜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暑假你将进行“雪域高原之旅”,下列哪些物品出发时最好携带( )
①防晒霜②棉服③氧气袋④滑雪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旅游大巴沿雅鲁藏布江谷地行进,你透过车窗可能看到成片的( )
A.向日葵
B.青稞
C.棉花
D.玉米
【3】漫步于拉萨街头,你惊奇的发现白天人们把藏袍脱掉一袖或双袖,扎于腰间,太阳下山后又将两个袖子穿上,原因是( )
A.高寒缺氧
B.紫外线强
C.风沙大
D.昼夜温差大
4、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关于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天坛等
B.市区形成了环状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C.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重点加以保护
D.北京应利用高校、科研院校密集优势,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业之都
5、家住西昌的陈依同学一家五口计划利用“元旦假期”去北京游玩,出行前陈依查阅相关信息做好行前准备。下图为陈依查阅的交通信息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比较分析陈依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从快到慢排序:飞机、高铁、驾车、火车
B.费用从高到低排序:驾车、高铁、火车、飞机
C.用时从长到短排序:驾车、火车、高铁、飞机
D.灵活性从强到弱排序:高铁、火车、飞机、驾车
【2】爸爸在选择高铁和驾车问题上犹豫不决,陈依建议选择高铁,其理由是( )
①高铁可选车次多②高铁路费花销少③驾车灵活性较差④驾车路途用时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西昌至成都高铁于2022年底正式通车,这标志着新成昆线(成都一昆明)全线贯通,也标志着凉山进入“高铁时代”。在修建该铁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最易遇到且最影响施工进度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台风
C.沙尘暴
D.泥石流
【4】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防灾减灾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洪水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B.在台风多发地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回家收拾贵重物品逃生
D.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
6、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的主要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7、领土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山河壮美,如诗如画。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我国的壮美山河说法错误的是( )
A.“黄河入海流”是受我国地势东高西低的影响
B.海陆位置是影响②和④两地地理环境差异的重要因素
C.“蜀道无如三峡难”,是因为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通行难
D.“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东西走向,是我国重要的界山
【2】以下描述的美景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青藏高原——山清水秀,四季常青
B.②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③华北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④长江中下游平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下列有关我国山区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B.山区森林茂密,可大力砍伐树木
C.山区交通不便,无法发展旅游业
D.需注重生态保护,防范滑坡等灾害
8、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 )
A.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9、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B.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D.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的问题
10、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造成两地时间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我国跨经度广
B.我国跨纬度广
C.我国地形复杂
D.距海远近不同
11、三峡水利枢纽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
A.四川 B.重庆 C.湖北 D.甘肃
1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江大河中上游人口密度大
B.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在东部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13、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漠河-腾冲为界
B.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应继续坚持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政策
C.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D.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14、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杂居、交错杂居"
D.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5、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B.我国领土跨寒、温、热三带
C.我国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D.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东端均位于黑龙江省境内
16、暑假期间,玲玲和妈妈去内蒙古高原,并参加了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是( )
A.赛龙舟
B.泼水节
C.盘王节
D.那达慕大会
17、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 由北向南递增 B. 由东向西递增
C.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 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18、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如图)。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的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①以高原为主②以沙漠景观为主③气候湿热④动植物种类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蚝宅”可能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B.西北内陆
C.东南沿海
D.青藏地区
【3】在设计和建造“蚝宅”时,应重点考虑其需要抵御( )
①台风②寒潮③干旱④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下列工业部门属于重工业的是( )
A.造船厂 B.纺织厂 C.家具厂 D.皮革制造厂
20、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
A.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东半球,亚洲北部,太平洋西岸
C.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D.北半球,亚洲南部,太平洋东岸
21、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点是总量 ,人均 。
22、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因四季如春而被美称为 “春城”。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其主要原因是____。
(2)A省的简称是____,该省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____湖。
(3)黄河中游流经____(地形区)时产生大量泥沙,该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
(4)A、B两地夏季气温低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4、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5、夏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26、我国地势的总趋势是_______,呈_______状分布。
27、我国政府提出“和谐世界”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思想之上,我国正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负责的姿态走 发展道路.
28、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珠江三角洲在接受香港、澳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 型工业;进入21世纪以来,重点发展了 产业。
29、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事物差异填空。
30、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1、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的发源地是 _ ___ __(山脉),注入 __海。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是:③ _ ___ ④ __ __
(3)长江的水能资源 河段丰富,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 _ ___ _ ”。
(4)重要水利枢纽工程:⑩ _ ___ _。
32、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相关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片中的景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字母),该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甲、乙中的______,气候特点_______。
(3)C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此地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影响因素是____。
(4)B、D区域分界线是________一线,此线以南地区河流_______结冰期。
33、暑假期间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下图所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站从石家庄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____山脉。该山脉是黄土高原和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2)第二站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势。治理黄河含沙量大的根本是要加强黄土高原的____,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要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____,合理放牧。
(3)第三站到达了B____(城市)并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____。(选择填空)
A.敦煌莫高窟B.秦始皇陵兵马俑C.布达拉宫D.丽江古城
(4)第四站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感受到了“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该地地表这种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至少写出2点);严重的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危害____(至少写出2点)。
3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数码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⑤______;⑥______.
(2)写出大写字母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E______;F______.
(3)写出小写字母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b______
35、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三条河流的名称:A ,B ,C .
(2)下列水利枢纽位于A河流的是 .
A.三峡水利枢纽 B.葛洲坝水利枢纽
C.小浪底水利枢纽 D.阿斯旺水电站
(3)我国最大的河流是 ,
(4)将下列补充完整.
南、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对边比
流量大小 汛期长短 结冰期
北方地区河流 小
南方地区河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