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彰化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国策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实行计划生育;实行全面二孩政策

    D.晚婚、晚育、优育

  • 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由西向东递减   D由北向南递减

     

  • 3、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A.炎热气候

    B.干旱气候

    C.地表崎岖

    D.多雨气候

  • 4、小红国庆期间收到一张贺卡,地址为: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亮岩中学,请问其中的亮岩镇指的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哪一级

    A省级

    B县级

    C.乡级

    D.没有级别

     

  • 5、若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鞍山的主要工业部门应为(  )

    A.纺织工业

    B.石油工业

    C.化学工业

    D.钢铁工业

  • 6、读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分布图,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导致这种植被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B.气温自东向西呈上升趋势

    C.地势自东向西呈下降趋势

    D.光照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

  • 7、下列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A.祁连山

    B.秦岭

    C.大兴安岭

    D.长白山

  • 8、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东南沿海各省

    B.西北各省区

    C.西南各省

    D.东北各省

  • 9、下列省区中,煤炭能源最多的是:   ( )

    A. 贵州 B. 内蒙古 C. 黑龙江 D. 山西

  • 10、黄土高原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打坝於地,大力发展渔业生产

    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果业生产

  • 11、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开通运营,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读图“和若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和若铁路建设时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①大河众多,桥梁架设工程量大②地表崎岖,高寒缺氧

    ③风沙侵扰,流沙容易掩埋铁路④冬季严寒,夏季酷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和若铁路修建的重要意义有(     

    ①提高了西藏经济发展速度②便于民族交流,有利于民族大团结

    ③有效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④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2、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森林

    D.金刚石

  • 13、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C.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 14、苏绣、粤秀、湘绣、蜀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其中中心城市位于鱼米之乡的是(     

    A.苏绣

    B.粤秀

    C.湘绣

    D.蜀绣

  • 15、我国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所示景观地区,分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

    A.高山族 满族 B.壮族  藏族 C.傣族 蒙古族 D.回族 苗族

  • 16、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     )回收箱。

    A.纺织物

    B.废纸

    C.塑料制品

    D.有害垃圾

  • 17、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正式通车,在银西高铁沿线,遍布成片的鱼鳞坑。鱼鳞坑是指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挖的半月型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鱼鳞。下图为银西高铁线路和鱼鳞坑景观图,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鱼鳞坑主要位于我国的(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2】修建鱼鳞坑是此地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还可以(     

    A.在陡坡修建梯田

    B.毁林开荒

    C.开垦草场扩大牧业

    D.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 18、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从哪一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A.2010年

    B.2020年

    C.2021年

    D.2022年

  • 19、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工业发展特点是(     

    A.以进出口贸易业为主

    B.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以重工业为主

  • 2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与我国多少毫米年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A. 200毫米   B. 400毫米

    C. 800毫米    D. 1000毫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大陆海岸大致以_______为界,以北山地平原交错分布,以南基本为山地海岸。

  • 2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___东部,_______西岸,是一个_______兼备的国家。

  • 23、港珠澳大桥以桥梁和隧道形式,连接了哪三大城市________________。

  • 24、长江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______ ,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______ .

  • 25、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   (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县、市)、   (镇)三级。

  • 26、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条外流河是________

  • 27、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   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   ,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律.

     

  • 28、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________杂居的特点。

  • 29、“五海三洲两洋”之地指的是________。

  • 30、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陆地地形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下图后回答:

    (1)图中曲线a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①是________山脉;巫山西侧是________盆地。

    (2)读三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知,该市____月份平均气温最低,____月份降水量最大。

    (3)图中三明市位于________(湿润或干旱)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 32、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乙两地,1月均温低于0℃的是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地。

    (2)甲、乙两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地。

    (3)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单选)。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4)湖北省属于图丙三种季风气候中的_____气候。湖北省的降水主要是因为_____(单选)

    A.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冬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5)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图丙三种季风气候中的_____气候,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影响是_____

  • 33、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四城市降水多集中在   季;最接近澧县降水和气温特征的是____,它的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2)根据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气温差异____,主要原因是受   因素的影响;夏季除   外,全国普遍高温。

     

  • 34、读中国民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    、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中部和    地区。 

    (2)由图中可看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3)写出图中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

        ;②     ;③    ;④    ;⑤     

    (4)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隆重开幕。到内蒙古自治区可以欣赏到(  )

    ①马头琴演奏 ②竹楼村寨 ③草原风光 ④沙滩椰林 ⑤沙漠探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 3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由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   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

    (1)以下说法不能作为“黄土风成说”证据的是________。

    A.不管地表起伏状况如何,黄土覆盖的厚度总是比较稳定

    B.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C.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当地下面基岩的成分极不相同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2)说出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有何特点? ________

    (3)描述目前目前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________

    (4)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是天灾,也是人祸。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________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科学施策,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和生物措施,生态和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5)目前,黄土高原的人们在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