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济源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气温低且干燥的区域可降低粮库管理成本。下图中①②③④示意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粮库所在地(     

    A.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B.都以畜牧业为主

    C.糖料作物皆盛产甘蔗

    D.全位于季风区

    【2】图示四个粮库中,管理成本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2、麻辣烫属于( )

    A.上海美食 B.广东美食 C.四川美食 D.黑龙江美食

  • 3、下列省份跨干湿区最多的是(   )

    A.江苏    B.山东

    C.新疆 D.甘肃

     

  • 4、目前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主要是

    A. 沼泽和滩涂   B. 沙漠和永久积雪冰川

    C. 宜垦荒地   D. 宜林荒地

  • 5、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 6、下列各个生产部门中,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是( )

    A.铁路运输 B.钢铁工业 C.农业 D.商业

  • 7、藏族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中(  )

    A.   B.   C.   D.

     

  • 8、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寒带,有利于农业生产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濒临太平洋,使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沛

    D.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方便发展海洋运输业

  • 9、我国少教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壮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 10、下列关于京杭运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B. 沟通了黄河、长江等五大水系

    C.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D. 是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输水通道

  • 11、“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了下列哪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A.黄土高原地区

    B.北京市

    C.云南省

    D.贵州省

  • 12、如图为某地“渔光互补”生产景观图,下方水域发展鱼虾养殖,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将光伏发电和渔业相结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该地利用的可再生资源是(     

    A.水能

    B.电能

    C.太阳能

    D.风能

    【2】“渔光互补”生产方式的好处有(     

    A.减少植物种类

    B.减轻水体污染

    C.增加生产成本

    D.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 13、(题文)我们金乡县地处北温带,确在市场上经常见许多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亚热带的柑橘,温带的苹果等。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 跨纬度广   B. 跨经度广   C. 面积广大   D. 地形复杂

  • 14、2021年3月22日是第29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4届中国水周首日。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做法符合这个宣传主题的是(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②增加对地下水的开采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⑤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2】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多种措施,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节流”思想的是(     

    A.修建大型水库

    B.进行人工降雨

    C.推广农业滴灌

    D.实施南水北调

  • 15、我国台湾省特有的树种是

    A茶树 B梧桐 C红桧   D松树

     

  • 16、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东沿海发展水产业

    B.东北平原种甘蔗

    C.内蒙古发展种植业

    D.长江流域围湖造田

  • 17、我国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但每年新增人口依然很多,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政策未落实好

  • 18、有关“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体现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

    B.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沟通了了长江、黄河、塔里木河、黑龙江等水系

    C.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解决了受水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

    D.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促进了受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 19、今年暑期,张霞随父母开车去黄果树瀑布旅游,路上看到一辆的牌号为“鄂C-3K717”的小车一直走在她们的前面,你认为这位游客开的车可能来自哪个省

    A.江西省 B.湖北省 C.河南省 D.安徽省

  • 20、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居住环境,下列建筑与地区搭配错误的是

    A. 窑洞--黄土高原   B. 碉楼--青藏高原

    C. 吊脚楼--柴达木盆地   D. 蒙古包--内蒙古高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东部最高峰是位于台湾省台湾山脉的主峰__________,海拔3952米。

     

  • 2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从时间(季节)分看 ___ 多, ___ 少;从空间分布看 ____ 少, __ __ 少。解决水资源时间(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是:兴建__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比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以及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

  • 23、1960年,我国投入开发建设了最大的油田是________油田。

  • 24、从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上看,水资源属于________资源。

     

  • 25、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签订了《________ 》,呼吁人们和平利用南极。

  • 26、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题目。

       

    (1)山脉A是________,海洋E是__________

    (2)山脉A、B、C之间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该区域的工业是以_________(“重”或“轻”)工业为主。

    (3)山脉D是____,它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4)北方地区的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_

  • 27、东南亚北连东亚,南邻大洋洲,位于 洋和 洋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是海上运输的枢纽之一。

     

  • 28、随着________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___________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 29、中国农作物的熟制

    温度带

    范围

    耕作制度

    主要作物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

    ____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亚热带

    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____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和新疆南部

    ____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____

    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____

    春小麦、马铃薯

    青藏高原高寒区

    青藏高原

    ____

    青稞

     

  • 30、在土地资源利用的诸多问题中,_____减少最为严重。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①所示耕地类型是________,②所示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①和②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一线。

    (2)土地利用类型④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④分布在______mm等降水量线内的地区。

    (3)图B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由________________递减。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 32、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暑假到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三:该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4

    6

    10

    17

    22

    25

    28.5

    28

    23

    18

    11

    6

    降水(mm)

    42

    63

    96

    137

    166

    209

    189

    120

    76

    73

    55

    30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图上距离是6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千米。同学们步行到A点时,测得气温是28℃,当他们到达B点时,气温大约是____℃。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线路的终点是____(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方向。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_(填数字)。

    (5)某队同学在下山时迷路了,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

    (6)由材料三判断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

  • 33、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下图示我国黄河流域、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B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套平原灌区地处黄河的____游。

    (2)黄河从青铜峡至河口段,水量明显变____,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自然原因);____(社会经济原因)。

    (3)黄河中游河段含沙量明显变大,以下是对其成因探究的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

    (4)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角度,为改善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的措施____。(写出一点即可)

  • 34、读我国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地形区).

    (2)它们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流向均大致是  

    (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4)黄河   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建成了多座水电站,黄河在“乌金之乡”和“古朴秦川”分别接纳了汾河和渭河两条支流,“乌金之乡”是指山西省,而“古朴秦川”是指   省.

     

  • 35、读“黄河”图,完成题目要求。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_山,注入G_____海; 

    (2)黄河在B处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誉的_________平原;

    (3)黄河上中游的分点C为_______,中下游的分点为D_______;C、D之间的黄河中游,主要流经_______高原;由于该高原土质疏松,缺少植被保护,该地区夏秋季节多暴雨,加上支流又多,较大的支流E为______河、F为______河,所以该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所流失的水土大部分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些泥沙的很大部分沉积于下游河床,形成举世瞩目的“_______”。

    (4)黄河下游流经一望无际的______平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