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C.伏季休渔能够防止海洋渔业资源枯竭
D.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任意利用
2、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B.夏季普遍降水较多
C.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都受冬季风的影响
3、2022年7月以来,河北省某地出现强降雨天气,致使该地受洪涝灾害影响大。下图为该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B.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
C.地形以山地为主,排水快
D.城市路面大量硬化,下渗较慢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防御洪涝灾害的是( )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修建防水堤坝③增加排涝设施④停止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个人和家庭做法正确的是( )
A.平时在家中囤积大量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B.提升游泳技能,遇到被困人员要下水施救
C.洪灾后物资短缺,浸泡过的食物及时食用
D.洪水来袭时,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4、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广安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B.成都市各学校冬季下午放学时间比夏季早
C.漠河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
D.北京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先看到日出
5、贵州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B.水污染和草场退化
C.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D.沙尘暴和水土流失
6、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保护态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引用“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来谈如何实现“黄河宁,天下平”。以下做法与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要求一致的是( )
A.上游大力发展种植业便于防洪
B.中上游加固大堤
C.中游造林种草,治理水土流失
D.下游地区兴修大中型水库
7、下面实验能够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大陆在不断漂移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是球体
8、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该政策有利于( )
A.减少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D.缓解人口老龄化
9、下列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大的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闽江
10、不同气候区,自然景观差异很大。下列自然景观拍摄于寒带冰原气候区的是( )
A.
B.
C.
D.
11、老年人口一般指65岁及以上人口,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龄化程度。下图为“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总体( )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基本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2】从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全球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将呈下降趋势
B.影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只有发达国家
C.全球性老龄化问题加剧会导致劳动力短缺
D.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将成为所有国家的人口政策
1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稀疏,西北部人口稠密
C.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我国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等
13、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
B.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沙特阿拉伯依赖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高收入国家
D.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力差距很大 B.国家领土面积差距很大
C.教育水平差距很大 D.农业生产水平差距很大
15、民航运输客运量比重较小,但客运周转量比重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
A.航空运量较小,但平均运输距离较远 B.航空运量较大,但平均运输距离较近
C.航空运量较小,但平均运输距离较近 D.航空运量较大,但平均运输距离较远
16、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A. 东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17、北京城的城市中心被称为 ( )
A. 皇城 B. 紫禁城 C. 蓟城 D. 中心城
18、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属于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东北地区是我国工业的摇篮,该地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B.三面临海,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降水多,水资源丰富
【3】针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这一措施,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培养人才,吸引人才
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C.减少资源能源浪费
D.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多元化
19、读中国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小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北部
D.我国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小部分处于热带,所以气候温和,利于农业生产
②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面海岸线漫长,利于发展海上交通
③南北跨纬度约60°,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④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该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
21、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___万多千米,渤海和___________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
22、我国铁矿储量最大的三个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集中分布的省区是____________。
24、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 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糖料作物是 。
25、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以北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
26、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____。
27、我国有四类干湿地区,拉萨属于____地区,广州属于____地区。
28、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人们把亚洲分为六个分区是东亚、 、南亚、 、北亚和中亚。其中,中国属于 的分区。
29、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一条母亲河——_________。
30、南方地区位于_____以南,_____以东.
31、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地理资料,请帮助他完善下列学习内容。
材料一: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自古就是人口稠密的富饶繁华之地。
材料二:如图为东北三省简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1)比较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表格填空。
地区 | 土壤类型 | 耕地类型 | 气候特征 | 主要粮食作物 | 作物熟制 |
东北三省 | ____ | 旱地 | 冷湿 | 小麦 | 一年一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水稻土 | ____ | 湿热 | 水稻 | ____ |
(2)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人文条件有( )
①地广人稀,人均剩余粮食多②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③农业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④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3)分析与东北三省相比,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的限制因素和不足。
(4)欣赏下列旅游景观图,指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
B.
C.
D.
32、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比较图”。
(1)图中所示的铁路线是________。
(2)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4)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5)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33、读某村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一是____辨别法;二是______辨别法;三是____辨别法。
(2)本图应采用_________辨别法,箭头所指方向为______方。
(3)图中AB段延伸方向为__________方向,BC段向______转弯。
(4)图中小河大致是由____向_____方向流。
(5)林地在村庄的______方向。
34、读下图“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片反映了地势的基本特征是____,呈____分布。
(2)写出地形区的名称:A____、B____、C____。
(3)这种地势对我国降水带来的有利影响是____。
35、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1_____,山脉3_____,山峰4_____。
高原A_____,平原D_____,盆地E_____。
(2)我国地势特点:_____,呈_____分布,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注入太平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