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尔滨的冰雕与海南三亚的热带海滨能同时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好去处,这是由于我国
A.地势高低起伏大 B.东西跨经度广 C.南北跨纬度广 D.海陆位置不同
2、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洒满朝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距离长、跨经度大
C.离海洋远近不同
D.地形复杂
3、我国的四大海产是( )
A.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 海带、紫菜、大黄鱼、牡蛎
C. 对虾、小黄鱼、带鱼、牡蛎 D. 带鱼、龙虾、鲍鱼、乌贼
4、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壮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汉族
5、下列与我们四川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
①藏 ②黔 ③粤 ④豫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6、
观察下列四个车牌号,判断这四个车牌号来自于图中的哪个省区( )
A.④车牌来自于图1中的E省区
B.③车牌来自于图1中的G省区
C.②车牌来自于图1中的F省区
D.①车牌来自于图1中的H省区
7、“地大物博”中的“物博”是指我国自然资源( )
A.数量大 B.种类多
C.人均占有量大 D.种类多,数量大
8、读中国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码代表寒温带的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2】图中①代表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9、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A. ①山南侧的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牦牛觅食
B. ②山的南侧千里戈壁,沙漠广布
C. ③山南侧的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④山的东侧春季麦浪翻滚
10、李白在《蜀道难》中描述古蜀道的艰难:“黄河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正确的是( )
A.这里位于青藏高原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这里是山区,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C.这里的地势险要,应给予保护,不能修建现代化交通线
D.这里位于云南境内,偏僻不受重视
11、冷巷是岭南地区传统庭巷的精髓体现,其特点是“高墙窄巷”,具有较强的通风防晒、安全私密等特征。图为珠海市高新区会同古村某冷巷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乡土地理主题】
【1】会同冷巷反映了珠海的自然环境( )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千燥
C.草木稀疏,岩石广布
D.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2】冷巷中高墙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雨防滑
B.防腐、防火
C.防震减灾
D.遮阳、防盗
12、读下面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上图所示四省区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有两个简称,且少数民族种类最多
B.②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区
C.③的东面直接濒临太平洋
D.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④省区
【2】关于①②③三个省区共同点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濒临海洋
B.都被北回归线穿过
C.都位第三级阶梯上
D.地形都以高原或山地为主
13、下列关于南京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亚热带
B.位于湿润地区
C.位于季风区气候区
D.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14、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军队曾跨过( )去抗美援朝。
A.松花江
B.图们江
C.鸭绿江
D.黑龙江
15、关于图中四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A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B. B国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 C国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
D. D国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气等
16、“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队入场时,《歌唱祖国》的激扬旋律响彻鸟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疆域辽阔,领土“最北端”在( )
A.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C.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乌鲁木齐的小琳观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直播时,发现北京已是夜晚,而自己所在地还是白天。这反映出我国( )
①南北跨纬度广②东西跨经度广③南北存在气温差异④东西存在时间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下列优良畜种中,属于内蒙古牧区优良品种的是
A.三河牛 B.藏绵羊 C.滩羊 D.新疆细毛羊
18、下列有关中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的疆域辽阔,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中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大致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呈西多东少的态势
C.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中国陆地国界线漫长,长约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海岸相邻
19、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上游峡谷修建水库 B.在中游搞好水土保持
C.加固江防大堤 D.开辟入海新河
20、北京发展目标不包括( )
A.世界城市
B.宜居城市
C.文化名城
D.最大都市
21、长江源自 ______ 高原的 ______ 山,流经 ______ 个省级行政区,全长 ______ 千米.它是我国第 ______ 长河,是世界第 ______ 长河.
22、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黑河-云南___ 一线为界,东密西疏。
2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_____多_____少;从空间分布看: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分配_____(合理/不合理)。
24、电子信息、__、新能源和__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25、我国共有____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_______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6、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______、_____等灾害。
27、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 。”
28、读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来看,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
(2)中线调水线路从_______水库引水,经过鄂、豫和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抵达京、津两市。
(3)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_________平原,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9、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 、 、等,常见的 地质灾害有 、 、 、等,我国是世界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30、青藏地区主要包括 、 和 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6%,人口仅占全国的 左右。其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是中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土壤肥力并精确施肥。
(1)描述建三江的纬度位置_________。
(2)从自然方面分析建三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5)说出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6)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试从纬度位置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图民族传统的节日____,会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C图民族传统的节日____,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感觉越是吉祥。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图所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描述。(填字母)
(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____”的特点,图中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省区分别为A____、B____。
3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图1)”“A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
(1)长江三角洲地区海陆交通便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东临D____海和E____海。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河湖密布,是我国著名的“____”,根据图2判断其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____。
(3)图1中,城市甲___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水利部数据显示,7年来,工程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入52.88亿立方米。按照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估算,南水北调工程几乎相当于为北方调来黄河一年的径流量。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特点是南丰北缺,这里的南北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
(2)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东线工程中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3)由题干可知,7年来累计调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中线或东线)一期工程。
(4)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因此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更加重视抓好节约用水工作。在工业生产中,可采取的节约用水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省级行政区域:①____,②____。海洋、海峡:③____,④____。邻国:⑤____,⑥____,⑦____。
(2)根据下列描述完成填空。A.我国东部濒临四个海洋,其中____是我国内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