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漫画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图7形象揭示哪一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中联军侵华战争
2、“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该祭词纪念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
C.黄花岗起义
D.淞沪会战
3、清朝时期,我国有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他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他就是
A.黄兴 B.李自成 C.曾国藩 D.洪秀全
4、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些措施是为了( )
A.推进国家治理体制优化
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D.优化升级落后产业结构
6、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中苏关系恶化
C.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7、以下属于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是(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中国成功加入WTO
C.大庆油田开始建设
D.北京顺利召开奥运会
8、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火烧圆明园
D.对华倾销商品
9、有人说:中国人看时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A.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物的科学理论有( )
①新三民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1、西周时期,为了维护周王的统治,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和功劳大小确立了?制度( )
A.郡县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2、1997年以来,中央政府始终支持各省市加强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帮助香港渡过亚洲金融风暴,鼓励内地人士赴港旅游等。中央政府这些举措旨在
A.行使对香港的领土主权
B.改变香港旅游低迷状况
C.推动香港经济向好发展
D.转移内地省市过剩资金
13、2020年1月,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武汉毅然决定“封城”。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以下事件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武昌起义
D.广西起义
14、下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5、下图为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发行的货币。货币发行年份应是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3年
C.公元1914年
D.公元1915年
16、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 开拓疆土
B. 开辟丝绸之路
C. 夹击匈奴
D. 掠夺财物
17、2017 年 11月8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表示:“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益福祉、悖离历史文化、以及违逆时势所趋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得不到两岸人民的认同,只能沦为历史的灰烬。”这一事实说明( )
A.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C.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
D.反“台独”、反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
18、2023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该材料强调的是( )
A.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B.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C.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
D.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19、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这里的“思想”指的是 ( )
A. 封建主义思想 B. 帝国主义思想 C. 资产阶级思想 D. 无产阶级思想
20、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使“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历史事件是( )
A.天京事变
B.火烧圆明园
C.亚罗号事件
D.设立总理衙门
21、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_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如上图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指德国、意大利和__________。三国协约指英国、法国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 战后在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__等条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__________”的目的,使__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上图所示的是第__________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标志着此次战争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英美盟军成功登陆法国__________,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中。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______。战争中也是世界上唯—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__________。
23、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____并签订《双十协定》。
24、近代中国被迫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其中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日本在1895年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沙市、重庆___________、杭州四地为商埠。
25、___________ 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6、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在中英《_____________》中,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7、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_____,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8、1923年2月,_______________工人举行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9、根据提示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人物。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2)“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30、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31、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21年9月26日致电朱立伦,祝贺其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期望两党登高望远,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守民族大义,勤力合作,为同胞谋福祉,为台海谋和平,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谁?
(2)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
(3)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哪里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4)从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2、在学习完本单元的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小明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化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工业化起步”有何作用?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
(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出现失误”指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哪些重大失误?
33、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什么变化?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34、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杂志所示事件的名称是什么?图二所示事件是什么?其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简述三幅图片所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了具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本期封面人物报道以《风流人物》为标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和他开辟的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毛泽东在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三
(3)请你在年代尺的方框内填上相应的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三年代尺的内容,概括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中共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