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合称“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属于( )
A.战略防御
B.战略转移
C.战略反攻
D.战略决战
2、纪念章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下列纪念章见证了
A.北伐铁军的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C.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缺乏强大武力作为后盾 B. 民主革命派的反对
C. 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D. 违背社会进步潮流
4、新中国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
①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②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图是小史同学整理的学习要点。 据图中信息可推断他整理的内容是
A.土地改革
B.建立新中国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如图漫画中的“大臣”应该是
A.李鸿章
B.洪秀全
C.林则徐
D.康有为
7、“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
A.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B.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8、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说,狭义的辛亥革命就是指( )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成立民国
D.二次革命
9、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 吴佩孚 B. 孙传芳 C. 张作霖 D. 袁世凯
10、作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他用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京张铁路圆了他这个梦,他是( )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
11、《每周评论》载:“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的和平,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之后,中国人“中国人站起来直接解决”的行动是( )
A.爆发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发动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1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这样描述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党中央决定“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工商业
14、清末郑观应写了一首诗:“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这首诗描述的战役和英雄是( )
A.丰岛海战—徐邦道
B.黄海大战—邓世昌
C.威海卫战役—丁汝昌
D.平壤战役—左宝贵
15、“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出现在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00年
16、“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井田,开阡陌”——严复。“此事”指
A. 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 B. 《申报》在上海创刊
C.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D. 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
1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旅顺大屠杀 D.威海卫战役
18、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的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遵义会议
19、面对国民经济困难,中共中央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八字方针,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巩固、充实、提高、调整
C.提高、调整、巩固、充实
D.充实、巩固、提高、调整
20、“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
A. 朱德
B. 陈毅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21、图A人物是______,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图B《______》(剧照)是中国自己在1905年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2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3)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________
(4)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解放区是________
2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某解放军战士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他是(___)
24、抗美援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总指挥是_______,
25、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26、中国近代第一块被割让的土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28、(1)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战场:上甘岭 B、《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地点:板门店
(图一) (图二)
29、现代马拉松长跑起源于哪一场战争:____________
30、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
31、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哪个国家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2)香港是在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指导下收回的?
(3)中国人民共和国是何时恢复对香港恢复主权的?
(4)香港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
(5)香港回归有什么启示?
32、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其中央代表是谁?主张学习西方的哪个方面?
(2)请简写洋务运动的内容有哪些?其中哪支舰队规模最大?
33、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几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 28岁: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 1927年 34岁:9月,在湘赣边领导起义。10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三 1935年 42岁: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四 1945年 52岁:8月,重庆,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五 1949年 56岁: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他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
(3)材料四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4)与材料五相关的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该继承这位历史人物的哪些优良品质?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1)材料一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中共召开的哪次会议?
材料二 ……中国以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城市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标志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最终确立。
——摘编自《新中国70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有何特点?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
——邓小平
(3)材料三体现的政策说明我国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