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肇庆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 2、如果要筹拍《义和团》电影,下列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义和团炮轰紫竹林租界 B.设立神坛,宣扬刀枪不入

    C.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D.兴起于广东一带

  •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

    A. “九一三”事件   B. 周恩来主持工作

    C. 粉碎“四人帮”   D. 邓小平主持工作

     

  • 4、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北京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 5、我国现有自治区的个数为(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 6、学者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指武昌起义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 7、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

    A.黄花岗起义失败了

    B.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1912年中华民国创立

    D.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 8、从1953年起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D.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9、五一期间,小明去参观了一历史博物馆,其中一展厅的主题词是:“发动‘兵谏’,逼蒋抗日”。与该展厅主题相对应的事件主要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 10、1982年,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据此可知,邓小平旨在(     

    A.维护国家主权和香港繁荣稳定

    B.落实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

    C.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

    D.维护"九二共识"的决心不动摇

  • 11、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它的出版社是中国近代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中华书局

    D.新华出版社:

     

  • 12、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C.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 13、2019年11月13日美军车队在叙利亚东北部的多个油田停留。美国国防部长曾表示,美国将维护叙利亚的油田,如果有人试图占领,美方将作出强有力回应。俄罗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在安理会会议上称,美国应把油田还给叙利亚,美国政府的举动“看起来就像抢劫”。材料表明

    A.美俄双方对峙局面形成

    B.俄罗斯意欲控制叙利亚

    C.安理会决议是唯一可行准则

    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 14、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袁隆平 B.焦裕禄

    C.邓稼先   D.杨利伟

     

  • 15、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不仅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令人热血沸腾。“四个全面”是指(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B. 全面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 16、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长沙、第三次、胜利”,由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徐州会战

  • 17、下图是为新中国诞生而创作的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 18、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过去,但是被钟南山称赞为“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的武汉,却不能从人们的视野中抹去。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     

    A.金田起义

    B.安庆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 19、“雄师纵马广州城,千里横刀向北京。不惧枪林能猛进,何忧弹雨敢强攻。铁军出战平坚阵,火炮轰击灭暴兵。勇士豪情驱雾散,统一大业势如虹。”这是一首描写某历史事件诗歌,诗中“雄师”“铁军”的目的是

    A.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同北洋军阀夺地盘

    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 20、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亮光。”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建立了经济特区

    C. 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

  • 22、

    (1)该图中的宪法是( )年,在(   )会议上通过的。

    (2)它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 23、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4、三民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25、下图名称是______

  • 26、1894年11月,孙中山在____建立兴中会,提出了“____”的口号。

  • 27、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______”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 28、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________;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________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__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29、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北洋舰队等,同年还在______建立行省。

  • 30、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马关条约》,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几个?

    2)根据《马关条约》,中国的哪些领土被割让给日本?

    3)对比《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 32、阅读下图回答:

    (1)张謇创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什么道路?

    (2)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哪些方面的阻碍?

    (3)结合图片说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 33、探究题。纵观国共关系的发展史(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某历史兴趣小组从以下角度对这段历史展开了探究:

    (两次合作)

    (1)从1924年到1949年,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请分别指出两次合作各取得什么成果?

    (两次分裂)

    (2)两次合作破裂的标志都是蒋介石发起的军事行动,请问第二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破裂,带来了什么后果?(从祖国统一角度作答)

    (新的合作)

    (3)你认为国共两党在21世纪应该怎样开展新的“国共合作”?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大国兴衰及其相互关系的演变一直占据着世界舞台的中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先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部分的战略自由。”

    (1)材料一中“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此次行动为解决失业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其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美国的做法对哪一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及中美之间不断出现的贸易摩擦,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