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时期的文艺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从这一角度看,下列作品中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
A.《愚公移山》
B.《黄河大合唱》
C.《义勇军进行曲》
D.《狂人日记》
2、民主党派人士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吸引黄炎培出山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议会制度
B.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3、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表是某同学对中共几次会议整理的笔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图徽章是“文化大革命”这段不堪回首历史的见证之一。这徽章属于( )
A.实物史料
B.口述史料
C.文献史料
D.笔录史料
6、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扶清灭洋
D.富国强兵
7、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被雨果称为世界奇迹。一群罪人把它焚毁,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这群罪人是:( )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联合舰队
D.八国联军
8、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材料表明文革的性质是( )
A.没有任何意义的革命
B.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的社会倒退
C.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内乱
D.是旨在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维护党的纯洁性的社会进步
9、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10、有人认为“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包括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袁世凯
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淞沪会战
C.八一三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12、如图中召开的会议通过了一份重要文件。该文件是
A.《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2014年2月10日,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已经进行了12年。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
A.
B.
C.
D.
14、学习了《辛亥革命》这一课后,小明归纳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是“从国外起步到南京结束”,并按其关键活动地点梳理成线。下列梳理正确的是
A.檀香山—东京—南京 B.檀香山—南京—东京 C.东京—檀香山—南京 D.东京—南京—檀香山
15、时间的延展性为历史对象的存在、变化、发展提供条件。因而,把握历史的时序性特点是学习历史的基础。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③黄埔军校的建立④消灭吴佩孚军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16、下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对夺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7、开创北洋政府统治的是
A.道光帝 B.慈禧太后 C.光绪帝 D.袁世凯
18、“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华民国的建立
19、改革开放的开端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20、2019年,香港爆发了反修例风波,背后有美国、英国、台湾等外部势力干预。历史上的香港问题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虎门条约》
2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严重失误是__和__。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条约名称。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2)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4)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5)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23、______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4、张学良、杨虎城在( )(城市)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 )(城市),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25、1923年2月,_______________工人举行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6、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派的第一枪。
27、1956年,毛泽东在科学文化工作中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______”,学术问题上“______”。
28、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下,______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
29、三大改造指的是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
30、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______,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的统治,统一全国;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是什么?
32、简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内容。
33、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材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见下图)
材料二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地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被砸掉……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材料三 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材料四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材料一反映了《__________》签订的情景。材料三中的“某一条约”是指《__________》。材料四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__________》。
(2)材料一反映的是指哪场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前后,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是谁?
(4)材料四涉及的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什么感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