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清远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他的这一做法说明(     

    A.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B.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

    C.袁世凯的权力得到了约法的严格约束

    D.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 2、下图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发表的文章中涉及“革命”一词所占的比例。1923-1926年比例急剧增长的原因是(     

    A.武昌起义的爆发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国民革命的影响

    D.南昌起义的爆发

  • 3、1938年春,日军进犯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截断日军补给,日军被歼1万多人,南京失守后的士气为之重振。这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 4、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需要依靠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人民的努力

    C.各民主党派

    D.世界人民的帮助

  • 5、中国的民族工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内外的压迫而发展变得艰难曲折。但在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那形成这种状态的外部因素是

    A. 欧洲列强忙于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C. 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大量涌入中国

    D. 在“实业救国”思想的激励下

  • 6、“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广西起义

  • 7、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共同纲领》

    B.《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8、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提示了解放战争的(     

    A.发生背景

    B.发展历程

    C.胜利原因

    D.历史意义

  • 9、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溪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军备废弛

    B.观念落后

    C.资金短缺

    D.制度腐败

  • 10、观察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沙俄割占中国的领土集中于东北地区

    B.沙俄割占中国的领土集中于西北地区

    C.主要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1、下列革命团体或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的是(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复兴会

    D.华兴会

  • 12、有人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A.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一定增强 B.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C.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 13、1913年,实业家张謇的大生纱厂要了解江汉平原的棉花等级、棉花价格等相关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

    A.乘轮船到湖北实地考察

    B.在申报刊登有关广告

    C.拍电报了解行情

    D.邮寄信件了解行情

  • 1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张学良   D. 杨虎城

  • 15、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吴佩孚②孙传芳段祺瑞④张作霖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16、如下表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主题:?

    事件

    林则徐虎门销烟

    邓世昌壮烈牺牲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起步

    D.中国人民的探索

  • 17、1992年的这次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谈话”是指(     

    A.汪辜会谈

    B.南北对话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江泽民南方讲话

  • 18、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都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相关政策。这主要得益于国家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实行改革开放

    C.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D.实施西部大开发

  • 19、“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巩固新生政权

    C.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三大改造

  • 20、2017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海峡两岸都将举办庆典活动。如果要在首义之地建立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你认为应是。

    A. 汉口

    B. 武昌

    C. 汉阳

    D. 南京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27年,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湘赣两省边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_______;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 多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22、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______;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______

  • 23、淮海战役:1948年11月,中原解放军与____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24、把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信息填到空中。

    宗教

    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诞生时间

    诞生地点

    人物

     

    主张

    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独尊⑩

     

     

  • 25、《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中A处是沿海开放城市______,B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______

         

    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

  • 26、______》在建国初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在第一届人大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

  • 27、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史实。

    (1)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中,上海被迫开埠通商。

    (2)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3)_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__________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_________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28、制定机关: ____________

  • 29、北伐和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北伐军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________时期。

  • 30、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克服1959-1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事道路,抛头颅撒热血。大家结合我们本学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举例一到两名革命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例并阐述他们的革命精神。

  • 32、关于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短暂的春天”?

    (2)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人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请你列出当时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

    (3)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很多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4)中国历来重视发展教育,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5)中国早期的电影均为无声电影。请写出新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的名称。

  • 33、材料一: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1)开启“中国新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保卫新生的中国,1950年国家主席毛泽东在军事上做出了什么其大决定?

    (2)开启中国“伟人转折”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次大会是什么?它确立了什么样的思想路线?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去做?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经济是国之根本,国家的富强首先是经济的强大。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砥砺前行,谱写了一曲曲扬帆远航的经济赞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

    重比例(%)

    1957年农轻

    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

    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1)上表中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列举两个重工业发展的具体实例。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使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图二事件有何历史意义?图三中造成1962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材料三中“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具体指什么战略决策?据此决策当时在农村进行了什么尝试?为“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而开设的窗口称作什么?

    材料四 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动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4)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经济腾飞的“外因”是什么?我国对这一“外因”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对其“积极拥抱”我国于2001年加入了哪一世界组织?为推动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我国开出了怎样的良方?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