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一国两制”
B.建立经济特区
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建立直辖市
2、“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B.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C.推动了人们生活习惯的深刻变化
D.提倡保留必要的旧时尊早称呼
3、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表明《共同纲领》( )
A.消灭了封建主义残留
B.宣告中央人民政府诞生
C.体现了社会主义因素
D.发挥国家正式宪法作用
5、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6、根据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判断,下列时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C. 中国的思想近代化进程 D. 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进程
7、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扭转中英贸易的逆差 B.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
C.打开中国市场 D.获得战争赔款,进行资本积累,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9、“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电文内容相关的事件( )
A.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C.阐明了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0、1920年2月,王兰等三名裹着小脚的女子以旁听生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随后又有六名女生入学。女性能进入国立大学学习主要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11、“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最为典型的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以下不可以作为参阅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外国记者拍下的当时的新闻照片
D.电影《南京南京》
12、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学校里的孩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做准备
C.书店里陈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
D.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13、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维持了103天,所以又称它为( )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戊戌政变
D.清末新政
14、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早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虎门销烟”距2019年有
A.178周年
B.180周年
C.188周年
D.198周年
15、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重庆谈判
16、1947年6月底,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千里挺进大别山。率领这支军队的主要将领是
A.刘伯承、邓小平 B.陈毅、粟裕
C.毛泽东、周恩来 D.林彪、彭德怀
17、下列关于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C.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18、某校举办《洋务运动》主题图片展,从下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C.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9、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属于这一英雄群体的有( )
①王进喜 ②黄继光 ③焦裕禄 ④邱少云 ⑤雷锋 ⑥杨根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20、1889年5月出使美国的清朝政府大臣张荫恒奏请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皇帝。这面国旗于1900年在全国开始悬挂,直至清朝灭亡。黄龙旗开始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是指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 C. 太平天国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
21、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是——
2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
23、政治、经济和 国防建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1)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 、四川感受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1966年组建的 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3)2001年,我国加入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4、罗马帝国的第一皇帝是_______,雅典在_______统治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世界高峰。
25、三民主义: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________被誉为“两弹元勋”;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7、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辽东半岛、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8、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
2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各个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1)农民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资产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30、近代历史中,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
(3)割让台湾全岛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有附属岛屿的条约
(4)赔款最多的条约
31、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性质如何?
(2)中共一大上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4)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联系所学知识,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2、“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历史就是不断奋斗的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读书人组织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的组织者是哪两位读书人?
(2)哪场革命开创了我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哪一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4)抗日战争中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哪一战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哪场大会战的胜利,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5)解放战争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哪次战役?请写出一位领导人的名字?
33、2019年是新中国70周年,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70年。根据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1946年6月,蒋介石向哪个地方发起大规模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开始?
(2)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民解放军是哪个部队?
(3)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揭开了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哪个法律性文件使解放区近一亿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5)列举出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三大战役的名称
(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7)人民解放军占领哪座城市,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出发往民间去”是要到哪里去?他们为何要“出发往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